謝衛龍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022-02
摘要 二十—世紀是一個文化沖擊的世紀,人們對企業的發展和管理方式也有了新的想法,尤其針對企業文化方面的管理。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必須要把管理中心從經驗管理轉移到企業文化管理方面,要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并且進行合理的培訓規劃,使其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導向將直接決定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壯大,所謂企業文化主要包括了企業的整體價值觀,企業光榮人物形象。對于新時期的企業文化建立管理方面一定要堅守的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堅持統一多樣性,弘揚主旋律,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
關鍵詞 新時期 企業文化 管理方式 思考
社會上現在對于企業文化的各方面理論性問題還沒有達成統一的見解看法,針對概念、層次、結構等問題仍然有多種看法,但是,企業文化已然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對于企業文化的管理已經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是,在目前有些企業管理中對企業文化的重視還是不夠強,沒有形成系統性,品質也不夠高。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領導只把企業文化理解為企業內的文化活動,或者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不可否認企業文化確實可以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上,企業所處的政治環境也在逐步發生變化,作為企業的管理來說,必須重新認識企業文化,重視企業文化的發展。
一、新時期企業文化簡述
不管出于任何環境下,都能發現遍布于我們周圍的文化氛圍,無形中影響者我們的行為、思想感受,企業文化簡單來說就是企業中所有員工共有的期望和愿景,是企業經過長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發展起來的被所有員工都認同,并自愿奉行且穩定發展的價值觀、企業的核心精神、行為準則、道德標準等,雖然不是具象的東西,但是卻無所不在。
我們可以通過企業的以下幾個方面來簡單感受企業文化的存在:1、企業員工的一致性:2、團體的團結性;3、成員相互關注程度;4、管理層對員工的關注和管理水平;5、員工對企業的風險承擔意愿:6、員工激勵機制:7、員工問的沖突容忍度等,這些都恩能夠從各個方面反應出企業文化的現狀。而企業的這些外在表現不會簡單的在員工之間形成,需要企業進行相關的觀念影響灌輸。
另外,在企業文化的建設管理方面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領導帶領先行,員工積極參與。在企業的長久發展來說,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企業的企業文化就是經營者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企業經營者的人格化,如果除去了經營者的企業文化建設那么企業也談不上企業文化建設。因此在新時期企業文化管理方式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對企業決策者的要求。作為企業的經營決策者除了要對企業本人涉及的行業精通之外,還要有淵博的知識,不管企業面臨何種艱難和挑戰都能夠化險為夷,引領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下去。但是要注意避免的一個誤區就是企業管理者不完全等于企業文化,要不斷的提升自己,通過更全面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的文化結構,同時要引導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讓員工與企業產生共同發展的信念。
二、新時期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新時期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核心要求就是提高對企業文化的建設,隨著21世紀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信息化、一體化的發展,現代企業必然將逐步走向國際化,跨國公司將會是未來越來越普遍的企業發展形勢,企業作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形象,標志了回家綜合實力,也是科技教育的直接展現。因此,發展國家經濟實力的必要措施是鼓勵建設國際一流的企業,要想將企業建設好必不可少的就是對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外在展示,適應時代的企業文化能夠更好的鼓勵員工直面國際競爭,從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其次,作為社會財富的源泉,企業的企業文化發展建設對于社會文化只能發揮也有著深刻的意義,企業文化的前進發展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揚和傳承,通過對員工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想理念、道德觀以及思維方式進行培養,帶領員工持續進取,創新探索,為企業發揮社會文化職能做出貢獻。通過對企業文化的建設還能為社會潮流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比如:培養員工之間團結合作,互助創新的精神,抵制個人利益至上,損人利己的錯誤精神;培養社會責任感,主人翁的奉獻精神,抵制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培養對優質精神生活的追求,抵制享樂主義,努力參與建設健康向上的市場經濟文化。因此建設高質的企業文化有助于更好的發揮企業的社會職能作用。
三、新時期企業文化管理發展的原則
(一)方向性原則
首先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遵循的就是方向性原則,社會經濟政治的性質決定社會的文化性質,不同的文化性質決定了不用的經濟制度,社會文化的亞文化形態就是企業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圍繞社會質疑文化進行宣傳建設。
(二)多樣性統一原則
社會主義主流文化也有之不同的層次和派別,以此來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即社會文化的多樣性,但是不管是多少種層次和表達方式都離不開主體的核心理念,不能違背主旋律。同理,不同的企業的企業文化也是并不相同的,每個企業因為企業性質不同,產品服務不同,因此,也絕不會出現完全相同的企業文化,但是就企業文化,但是企業的企業文化必須與企業亞文化的方向保持一致。
(三)堅持以人為本
滿足員工的企業精神文化需求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目的,以人為本是必須要堅持的基本原則,首先要考慮員工的基本需求。比如精神發展需求,道德需求,個性特長發展的需求,人員交往交流的需求等。企業文化應著眼于這些員工需求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著重注意精神文化需求的引導。其次,企業文化管理中要想和員工形成統一的價值觀,最終要的一方面是要引導員工積極參與,只有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如果沒有員工參與的企業文化便失去了企業文化的活力,無法發揮出企業文化的基本優勢。
(四)不斷強化進步
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斷的更新改變才能有效的進步發展,企業文化的管理建設也一樣,只有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企業文化才能是持續穩定具有延續性意義的企業文化。從整改進步方面來看,企業建設初期的企業文化予之后期發展過程中的企業實際情況是由出入的,企業只有通過內部群體之間相互交流、接觸相互影響才能產生共同的價值觀。發展的基礎是不斷的強化,亦是為了更好的強化,二者的辯證關系應一直存續與企業文化管理建設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的管理建設對企業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強企業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一個完整健全、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也是一個企業是否成熟、健康的明顯標志。在一個企業中,不論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普通的員工,對自己的企業文化都必須有深刻的認知,有實際的歸屬感。并且切實認同,否則就好比身處異國他鄉,充滿陌生和恐懼,無法全身心的為此共同奮斗。所以說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者和員工們共同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