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雄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處于內心萌動的青春期,無論是身體和心理都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思想引導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個班級的引導者,初中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老師,是學生生活學習中的指導者和依賴者,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價值觀的樹立。不過,在現下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的新時期,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新穎思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開展是現下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結合相關工作經驗,分析新時期初中德育工作面臨的新狀況,探討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開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隨著教育的改革,傳統應試教育不再適合學生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傳統的應試教育相對立,指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養和能力的教育方式,強調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強化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素質教育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和主體性,在人為性格的基礎上開展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個性。傳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主要應用呆板說教方式,針對處于叛逆期并且現下接觸更多新思想學生而言,這種教育非但不會對學生有所幫助,反而會起到相反作用。因此,在新時期素質教育形勢下,初中班主任要優化工作方式,改進工作開展方法。
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走近學生、學生愿意接觸班主任的前提和基礎,是初中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首要條件。不過,隨著國內獨生子女的增多,現下初中生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往往表現出自私、自我,在班主任與之接觸時,學生通常會比較反感,并且一些教師應用強制化管理方式,令學生感到約束,引起學生的強烈叛逆,德育工作反而收到相反的效果。初中班主任應依據現下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不斷的接觸中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深入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在傳統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在整個班級中占據著絕對領導的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只能聽從班主任的指導和教育,即使班主任一些方式和方法存在不合理之處,學生也無法反駁,這就導致師生之間產生隔閡,學生開始逐漸對班主任的所有教育和引導產生反感心理。在深化素質教育的新時期下,班主任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從絕對領導者的形象轉變成為學生服務的形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指引者。在開展一切工作時,應用民主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發言,允許學生加入班級的管理中。在潛移默化中,班主任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平易近人的教師,在存在任何問題時都會主動和班主任交流和溝通,從而會主動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二、應用生活化德育教育模式
(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開展德育工作
初中階段,學生主要生活在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的空間里,但是隨著網絡技術和智能手機的出現,外界因素很容易被學生接收以及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其他生活空間對學生德育的影響。班主任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加強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在不同的生活領域中為學生統一德育目標。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德育工作,并加強學生的社會德育教育,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參加志愿活動和雷鋒活動。另外,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上傳播的自媒體文章闡述的觀點和態度幾乎都有失偏頗,這屬于學生的虛擬生活空間,學生在接觸到這些訊息之后很容易受到誤導和影響,班主任要開展相應的主題班會,教導學生如何明辨是非,甄別消息的真實性,并要為學生解釋自媒體時代信息廣泛傳播帶來的好處和危害。
(二)班主任要合理應用生活中道德事件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者,開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是要求教師處心積慮地為學生制造德育事件,而是通過實際發生在學生生活中的案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剖析,通過這些事件和案例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學生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都會經歷各種事情,比如,在班級生活中一些學生沒有履行好值日生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學生的懈怠心理和缺失責任心的體現,班主任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清潔工事件或者職場事件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責任心和集體服務的重要性。
三、以學生興趣為教育基準
在實際德育工作開展中,教師會發現一些德育教育內容學生不感興趣并且十分不愿意聽講和接受,這是無論教師如何深化開展和拓展,學生都不會認真聽講和從內心上接受,相應的德育教育工作如同一陣學生的耳旁風,不會發揮任何的作用以及起到任何效果。為此,班主任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準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深入教育。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生對電影都十分感興趣,班主任可以通過一些電影展開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比如:班主任可以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為學生播放《阿甘正傳》,讓學生通過電影感悟身殘志堅,教導學生學會永不放棄,培養學生堅毅的心理。另外,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為烘托一定的氛圍,班主任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與當時情景相符合的音樂,通過音樂觸發學生內心的情感,然后班主任在學生情感被觸發的基礎上進行鋪墊,隨后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這樣會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引導學生樹立壯志雄心的教育工作開展中,班主任可以為學生播放《存在》、《追夢赤子心》等高昂、壯懷激烈的歌曲,這些歌曲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也都比較愛聽,通過歌曲中高昂、激烈情感的感染,學生的激情會被瞬間點燃,從而全面投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認真聽講和領悟班主任的教育內容。此外,針對一些個別存在問題的學生,班主任要開展個性化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全面深化素質教育這一新時期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著重大的挑戰。但作為關系著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全面優化工作內容和方式,為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在實際的工作中,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貼近學生的生活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學生的興趣為教育基準,從而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徐敏. 探討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7(3).
[2]鄭義容. 探討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7(11):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