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萍
摘要:小學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一直都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愈發的重視。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聽力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英語寫作能力等實踐應用能力。但受到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以及性格特點等因素的限制,教學中存在著學生缺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教學方式單一、缺少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構建等問題,限制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被大眾廣泛關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進行有效的創新和完善,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靈活的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加強對學生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發展。
一、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即英語知識的灌輸以及單純的背誦記憶和教師檢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絕對支配的地位,課堂學習氛圍十分沉悶枯燥,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效果不理想
小學正是學生思維活躍和性格脫跳的年齡階段,很難在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環境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學生極易產生抵觸和厭惡的心理,導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嚴重降低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師生之間存在距離感,缺乏互動交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互動教學關系的構建,學生缺乏和教師的溝通交流,容易產生對英語學習的抵觸心理,且在教學實踐中嚴重阻礙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這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意識和習慣,限制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對此,需要教師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注重良好師生互動教學關系的構建,增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不斷的進行學習來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探究。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如果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靈活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視頻、圖像等將抽象的英語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形象,能方便學生進行記憶和學習。例如:在教學“We love animals ”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動物的短片或動畫片,并結合各種動物的英語單詞,如“fish”、“duck”、“dog”、“cat”、“bird”,使學生能更加輕松的對詞匯進行理解和學習,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
合作學習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合作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性社會必備技能,良好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方式進行英語教學,將學生隨機分為前后座的四人小組,同時為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例如:在“How do you get ther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合作進行英語情境對話的練習,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to school by bus.不同的上學方式對話練習,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的英語情境對話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還有很多種,這就需要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的進行探索,并結合學生當前身心發展的特點,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越.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J].亞太教育,2014(03):120-121
[2] 王藝.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4(2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