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濤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就是需要教學的方法和模式適應于時代的發展,也要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初中體育成績已經納入中考成績中,面對這種壓力,我們的體育教學應該怎樣開展,這是一個值得初中體育老師關注的問題。因此,結合自己多年教育教學實踐,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思考
引言:
伴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初中體育教學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形式,這就對廣大的體育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如何體現以學生文本的教學思想,如何讓學生對你的課堂產生興趣,這些都是決定這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我們既要繼承傳統又要發揚創新精深。
一、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時代經濟發展的大潮下,教育應該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優秀人才。但是現階段的題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首先,就是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都把學生的經歷放在的文化課的學習上,初中教師在開玩笑的時候說,學生課下去輔導班學語數外的有,你看看哪個孩子去輔導體育;其次就是學校對體育課不夠重視,有的學校在排課程表的時候,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課程表中有體育課,而且還是按照國家標準實施,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體育課往往被其他學科占用,學生的體育課不是在學數學就是在上英語,而且臨近期末學校的體育課全部停上全力以赴的為期末考試做準備;還有就是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中的游戲過于老套,有的游戲都已經玩了20年了還沒有換過,這就造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厭倦;還有的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學生可以隨便玩,這些都對體育教學形成了障礙。
二、初中體育教學開展的方法
(1)樹立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學的對象是學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學生的觀點去看待問題,課堂教學的過程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是需要有一個階段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更要尊重不同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對每一個學生提出適當的要求,不對學生進行過度訓練,這樣不僅能夠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更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因為對于某些問題學生的認知可能沒有發展到那么高的水平,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掌握,也有助于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
(2)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體育課堂必須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保障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對某些體育動作的示范要力求詳盡,體育教學是學生對技能的學習,技能的學生是需要經過幾個過程的,首先就是有意注意階段,這個階段學生會認真記住教師所提出的各項動作要求,并且會在頭腦中對教師的示范形成一個圖式,如果教師示范的不夠詳盡,學生在頭腦中就不能夠形成詳細而完整的圖式,間接影響到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其次就是學生由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這個過程學生對動作的訓練就會省略到一些不必要的動作,如果教師做不到詳盡的示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不會有熟練的動作,增加了厭學情緒。
(3)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進行實踐
學生對學習經驗的獲得不外乎兩種形式,一是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直接經驗,另一種則是通過教師的講授獲得間接經驗。從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理論中表明,學生對知識獲得的過程中,直接經驗獲得的效果要遠遠優于間接經驗,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理論的傳授是為實踐奠定基礎的。教師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要讓學生動手實踐,這樣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取得的效果好。
(4)創設一個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理想的教學是氛圍是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狀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和學生做到亦師亦友,課堂上師嚴道尊,課下良師益友。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教師的要求就是要放下身段,走進學生群體中,體育課堂更是如此,體育教學壓力相對于語數外來說是很輕松的,這就要求體育老師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放飛自我,否則學生在體育課的活動中帶著一種壓力,這樣的不利于學生發展身體機能的,學生在一種放松的心情中,學習欲望得到提升,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結束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方法的不斷得到更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傳統教學方法不在使用,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尋找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靈活多變的運用中,切實做到對學生能力發展,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體育老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劉艷玲,張光輝,段紹坤.初中體育課應該怎樣教材才能保證訓練的有效性[J].吉林體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060-061
[2]龔慶祥,季德宇,王明麗.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制定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0):44-45
[3]杜曉偉,岳元春,劉春蓉.“以學論教”探討初中體育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改革(中小學教師版),2015.(35):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