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寒杰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對初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觀念與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為了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不斷創新,總結經驗,從中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為初中數學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教學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現代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為此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出發點,講究教學藝術的科學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最大程度的將學生學習的內在學習潛力挖掘出來,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改變過去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教學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一、興趣培養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這就更加說明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倘若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會滋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聽課效果也會直線下降,教學效率可想而知。所以為了有效的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只有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其內在的智力與能力才會被充分調動出來,這是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也是必須的。
1.1創設問題情境,把握好起始階段的教學。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的起始階段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才會提起興趣繼續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下去。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一些探究型、問題型、活動型、信息型情境,通過這些情境創設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效率的效果。例如,在講授“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通過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來勾勒一個完美的景色,然后再分析,把一幅畫中的落日砍成是圓,把長河看成是直線,它們之間是不同的類型關系;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出示一些豐富的幾何圖形,并且運用藝術的講解方法,引導學生探究這些圖案的畫法,并激勵學生大膽創新與設計。通過圖案設計,學生進一步熟悉了圓規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將圓分成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
1.2、正確的評價,成功的激勵。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態度和心境,在教學中,對于大膽發言且受到教師表揚時,學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會更加努力學習,爭取表現的更好,這是一種良性的現象。而對于成績相對差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關心和愛護,對于他們的一小點點的成功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善于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發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的體驗,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當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引導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數學教學語言是一種以數學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為施教對象,以規范化的語言為傳播媒介的專業性語言,其藝術含金量決定著教育教學的質量。數學語言作為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通用語言和數學思維的最佳載體,是傳授知識的途徑之一,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教學中的語言運用是每一個教師都要探究的主要任務。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簡明、準確,簡練地敘述各種數學概念、公式和定理,讓學生理解教師所講之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理解和學習各種不同的數學概念,抽象且有難度。教師既要準確,又要幽默形象地以新的數學術語來豐富學生的數學語言,讓學生學著說學著表達,而學生答問的語言又可反映出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其次,以身作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書面語言上不能使用不規范的漢字,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掌握分寸,做到恰到好處。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語言嚴謹,讀題時更會提煉數學語言,分析題時才會更嚴格的推敲語言,才能更好地學好數學,應用于實踐。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把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用具體生動的語言表述出來,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主動性的培養
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這也就是說,教學要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和出發點,讓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其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愉快的接受知識和學習知識。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主人,引入數學實驗,教師給予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等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門不可替代的學科,不論是現代的哪個行業,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支持。因此,注重初中數學教學藝術,及時且有效地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能動性便成為當前學好初中數學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李世飛.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7,(6):227.
[2]侯麗敏.提升初中數學課程有效教學水平策略探討[J].才智,2016,(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