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李坤鵬 董宗哲
摘要:以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的DCS組態與運行專業課教學為例,進行基于移動終端的教學改革應用實踐研究。以數字化的課程資源為基44,以移動學習平臺為入P,以翻轉課堂為手段,這些舉措突破了課堂上的時空限制,真正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方便、即時地給予學生點撥指導。教師不再居高臨下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提供資源的鏈接和實施興趣的激發,并進行思維的引領。
關鍵詞:移動學習;高職;課程教學;翻轉課堂
目前,信息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教育領域中,高職教育正身處一場基于信息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偉大變革中。移動學習就是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下產生的新型學習模式,主要特征就是通過移動終端,為學生學習打破時間和地域的局限,充分利用零散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水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移動學習平臺與教師交流、討論,強化重點、攻克難點。移動學習平臺的反饋功能又能讓教師隨時清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進程。移動學習平臺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新型學習方式。
一、基于移動終端學習平臺的課程資源開發
移動學習終端的優點是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而缺點是存儲空間小、數據處理能力不強、屏幕尺寸不夠大等。這就要求移動學習的課程資源要便于呈現、傳輸,需要將課程內容微型化,使知識點的連續性加強。通過結合專業特點、課程特點和高職學生特點,對于移動課程的開展,我們開發了以下幾方面的資源。
(一)構建移動學習平臺
目前,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平臺有好幾個,我們通過征求學生的意見,選擇其中三個作為本課程的教學應用方式。這三個平臺分別是:微信公眾號、藍墨云班課和世界大學城。
第一,微信公眾號。本微信公眾平臺的名稱為“湖南化院DCS組態與運行”,師生通過學校公布的公眾號名片,即可關注此公眾號。我們的平臺設置了三個一級菜單:課程課件、微課視頻、任務測試。一級菜單下又按任務設置若干個二級菜單。
第二,藍墨云班課。建立DCS組態與運行課程的班課。
第三,世界大學城。建立DCS組態與運行課堂教學欄目,并設置二級欄目:課程課件、微課視頻、在線測試,在二級欄目下按任務將課程資源上傳并發布。
(二)基于DCS組態與運行課程多媒體課件資源
第一,微信公眾號不能直接推送PPT格式課件資源,而把做好的PPT文件在微信公眾號中展現又是本課程教學應用的需求。因此我們將PPT文件的課件做了以下兩種處理:一是把PPT生成圖片的格式,插人到課程公眾號中;二是把PPT生成視頻的格式,利用插人視頻,導人課程公眾號中。
第二,藍墨云班課和世界大學城都可以直接上傳PPT資源。
第三,建立基于DCS組態與運行課程微課程數字化視頻資源庫。每個任務都會有一個微課視頻,將本任務的重點難點突出。建立基于DCS組態與運行課程教學資源題庫。本題庫有單元測試題庫、課程綜合考核題庫和技能考核題庫。
二、移動學習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過程
以DCS組態與運行課程為例,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進行實踐研究,探索實際應用效果并不斷改進優化。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藍墨云班課、世界大學城三種移動學習平臺,來實施信息化教學過程。
第一,分析課程實施的條件。本次課程教授對象為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大二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授課班級為平行的兩個班,一個班級人數為36人,另一個班級人數為34人,都是小班上課,教師可以盡可能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予以個性化指導。本課程上課地點在理實一體化教室,具備基本的硬件與軟件設施,可以保證翻轉課堂的有效開展。為了對比不同移動學習終端的學習效果,我們在1班使用課程微信公眾號進行教學實施,在2班使用藍墨云班課進行教學實施,最后對比教學效果。
第二,教學方案應用過程——以課程項目二任務四“DCS組態軟件安裝和認識”為例,共2課時。
課前預習,提出疑問。課前,教師準備好本次課的微課視頻“PR02.7組態軟件簡介”和安裝步驟文本“PR02.7軟件安裝步驟”。1班通過微信平臺推送給學生,之后發布本次課程學習任務并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完本次課的資源后,通過回復的方式回答問題。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自主學習,完成課前知識點學習,并總結收獲提出疑同。教師重點關注微信社區里學生的回帖及提出的問題,收集并統計這些問題,提煉出本次課的難點。2班通過藍墨云班發布資源和任務,后續步驟同上。
課中內化、攻克難點。課堂上,充分利用理實一體化教室的軟硬件資源,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內化課程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本課程保證一人一臺電腦進行軟件安裝操作,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對于安裝出現錯誤的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指導。教師隨時可對本次課的關鍵知識進行講解,強化學生操作技能。最后,教師根據課前提煉出的難點,逐個講解,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本節內容。
課后提升、答疑解惑。教師課后布置知識拓展任務。學生如果遇到間題,可以隨時用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形式在微信平臺上或班課活動中及時交流,也可以通過微信詢問教師。這種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自由表達和相互交流,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效率的反思。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了解,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在線測試、鞏固知識。學習結束后,學生還需要完成在線測試。通過統計在線測試的結果,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總結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后續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策略。得益于微信公眾號和世界大學城在線測試的統計功能,教師可以迅速且準確地統計分析出測試結果,相比于傳統的紙質試卷測驗,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統計準確率,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世界大學城的在線測試,對客觀題可以自動判分,這大大節約了教師看試卷的時間,對于學生的在線考試成績,移動平臺還可以快速導出成Exed表格,方便快捷。
三、動態考勤制度和成績考核
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簽到的應用功能,在后臺設置好簽到時間區間,在手機上簽到。通過GPS定位,教師還可以得到學生簽到的位置信息,后臺可以自動統計出每個學生的出勤情況并導出,最長可以統計一個月的考勤記錄。這項功能方便教師通過后臺進行教學管理和考核,上課考勤、平時成績和作業完成情況都可以實時上傳至平臺,進行跟蹤考核、動態管理。學習者也能及時查看自己的學習情況。
藍墨云班課的簽到功能也很方便(還能手勢簽到)。微信公眾號、藍墨云班課、世界大學城都為教師教學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微信公眾號是學生最為熟悉且便于操作的移動平臺。藍墨云班課是專門為移動環境下的教學而設計的,對于課程資源、課程互動、課后交流等方面都很方便。世界大學城的在線題庫、在線測試功能很強大。這三項應用可以相互結合、相互互補,進而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教學服務。
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億,而微信用戶的數量又占到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83.7%。如何把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探索這些應用在高職教學改革中的實際應用效果,發現移動學習在高職教學中的優勢和弊端,并對其進行總結,高校教師應對此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劉永超.基于微信平臺的移動學習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學研究,2016,(8).
[2]黃有福.移動學習在高職教育學習平臺中的應用研究[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3,(3).
[3]陳玉薈.面向高職院校的移動學習研究與實踐[J].教育探索,2015,(7).
[4]陳祥章,韓煦,冷士良.移動學習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與實踐[J].辦公自動化,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