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寨
摘要:培智語文的教學要注重于生活的聯系,從培養培智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良好生活習慣讓他們走進生活,觀察生活,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讓他們體驗生活,為融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 ;生活化 ;聯系生活 ;融入
培智學生的學習的目標就是為將來適應生活、融入社會打基礎,因此,培智教學從課程內容到教學方法都無法脫離生活。培智語文課程應著眼于學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存需要,以生活為核心組織課程內容,注重語文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教學中要尊重和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運用生活化教學,突出語文教育的功能作用,發展學生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生活化教學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一種聯系生活的意識,到生活中去尋找教學的源頭活水,引導智障生用生活的標準去理解知識,用生活的經驗去拓展技能,把傳授知識與補償缺陷有機結合,為智障生學會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如何做好培智語文的生活化教學呢?
1.培養語文興趣,走近生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快樂教學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前提,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情感基礎。智障生的智力及心理水平與正常學生有一定的差距,要從智障生認知特點出發,多形式、多維度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讓學生走近生活,把教學內容生活化,采用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朗誦、可以表演、可以看視頻……只要是與教學內容相關,只為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其次,多給智障生提供與生活有相關的動手操作機會。動手操作能訓練手眼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多使用游戲方法,滿足智障生好動的需要,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課文《買鞋》第二課時,準備若干小皮尺。課前通過游戲導入課題。課中讓學生量量自己的腳長和鞋長,并展開比賽,看誰量得準。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獲得了感性知識體驗,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2.培養良好習慣,觀察生活
培智課文記錄著大量的生活信息,但對智障生往往是陌生的。培養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通過觀察來認識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給與學生觀察的機會,為學生制造觀察的氛圍,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用手、口、眼等不同的感覺器官,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判斷。同時把語言訓練與觀察結合,幫助智障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表達出來,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升觀察和理解能力。
在教學《公交車》一課,本課重點是了解公共汽車的特點,學會如何正確地乘坐公交車。課前要求學生家長陪同到汽車站去參觀,觀察公交車是什么形狀,和小汽車有什么不同,經過時是什么聲音。課堂上讓學生把觀察的情況表述出來,從而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公交車的特點,掌握坐公交車的步驟。
3.創設生活情景,體驗生活
《課標》要求:“生活語文課程在教學過程等方面要重視創設生活化情景,使學生能在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感知語言、豐富體驗、有效參與,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校園環境的創設以及教室的布置,需更多地洋溢溫馨和諧的生活氣息,盡量保持與智障生生活環境之間的共通性,淡化獨特性,讓智障生在自然真實或模擬場景中,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學習知識。
我在學校結合殘疾學生各學科知識,借鑒幼兒園教學的區角游戲等方法進行了環境創設,把部分公共區域、功能室、教室布置成超市、銀行、醫院、動物園、郵局、警局、小廚房等不同的生活化場景,并注重了真實性,優化了教學效果。
4.開展實踐活動,融入生活
綜合學習活動既是培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內外溝通的主要方式。綜合性學習活動應貼近現實生活,要以解決生活問題為核心,以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開展活動,促進學生在與社會和他人的和諧互動中提高應對能力。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強化聽、說、讀、寫的有機聯系,整合教學目標與內容,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的語文教學資源,開展參觀、游園、踏青、助殘日等活動,拓寬智障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參與語文實踐、磨練能力的機會,提高生活語文的綜合應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學培智《我愛家鄉的小河》一課時,課文的主題就是熱愛自己的家鄉。課前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公園春游。路途中提醒學生“行人靠右走”;走到紅綠燈路口的時候,告訴學生“紅燈停,綠燈行”;參觀過程中提醒學生留心眼前的景點。春游結束后的課堂上,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家庭生活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補充。智障生大多對親情的感受體會不太深,這需要家長配合,引導學生去感受家庭中動情的地方。如讓學生在家的時候,每天都要和家長道 "早上好 "、"晚上好 ",放假或放學回家必須做家務,學習勞動技能;逢年過節,給長輩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等。學生在家庭成員的交流中,享受到了親情,也為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礎。
總之,培智語文教學與生活絲絲相連,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智障生在濃郁的生活化教學氛圍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在人與人的自然和諧相處中參與綜合學習活動,就可最大化提高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為學生健康發展,將來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永敏 .智障學生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索 [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 [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 ,2017:4.
[2]金小義 .智障兒童生活化語文教學策略初探 [J].現代特殊教育,2014(Z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