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燕萍 李 萌
(1.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 222000; 2.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中學 222000)
李萌(1982.12-),男,江蘇省連云港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多媒體課堂設有豐富的課堂游戲模板,供老師自由創建互動分類游戲與智能選詞填空等課堂活動.即使在課間10分鐘的時間里,也能在備課模式下,三步操作“選擇課堂活動分類——輸入題干與答案——編輯調整樣式”,創建有趣多樣的課件,從而提升課堂趣味性,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信息化與課堂的結合演變成了當今的“新媒體課堂”,在師生互動中,生生互動中有著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以數學的課堂為例:


學習建議在解決函數圖象相關的習題中注意f(x)-g(x)=0的零點即為y=f(x)和y=g(x)的圖象交點的橫坐標,另外注意分段函數的作圖方法以及絕對值函數的作圖方法.
首先用x替換f(x),2f2(x)-(2a+3)f(x)+3a=0在多媒體上就轉變成為2x2-(2a+3)x+3a=0,通過圖片覆蓋功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求解方程;在多媒體一體機上進行動態演示,由希沃軟件中的黑板“疊加功能”逐漸演示圖象的形成,在通過直線的動態演示直觀地觀察出“函數圖象與直線的交點”,動態演示可由學生自主拖動直線直觀體驗“圖象交點”的變化情況,這就形成了很好的“數形結合”互動教學.
很多高中學生在做函數的有關習題中覺得抽象難懂,在做題時很難將函數的相關性質相互結合,為了能較好地解決函數中的有關綜合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全面復習函數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對函數的基本概念的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各類函數的特征,提高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借助信息化的“動態圖”的優勢樹立函數方程思想與圖形的有效結合,使學生善于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分析問題.

解題分析本題可以考慮存在性的特殊情況,當P在頂點時角F1PF2取得最大值,即假設短軸的端點和左右兩個焦點連線后的視角剛好為60度,解出橢圓的離心率,即為離心率的最值,再由離心的范圍求交集.

信息化不僅在教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指出:“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深刻分析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結合我國實際對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作出部署要求,為用好大數據、贏得新時代發展的戰略主動指明了方向;而我們使用信息化智能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不僅可以輔助教學,也通過師生在課堂中的信息化互動,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信息化,了解信息化,運用信息化,進而完成信息化的創新,通過在課堂的信息化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的學生了解信息化,使用信息化,從而對未來國家信息化的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全球信息化正在引發當今世界的深刻變革,重塑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發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而信息化的推廣與創新離不開大量的信息化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教育來完成,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未來的課堂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學也不僅僅對于我們的教學有積極推動作用,對社會也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