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改革,大眾創新全民創業已成為發展的主流,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育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以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為例,分析其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進行改革和實踐的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院校 大學生創業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2017年校級教改課題立項(項目編號:2017JGY06)。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18-02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將現代制造業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相結合,由此“互聯網+”迅速滲透各行各業,推動著中國的產業融合發展?!盎ヂ摼W+”行動計劃的提出也為新時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手段、新方法。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在目前社會競爭壓力下,推動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在當前萬眾創新、全民創業的浪潮下,以“互聯網+”為平臺,積極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推動高職院校創業教學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之后,目前仍然處于起步和研究探索期。根據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該項研究又主要側重于對普通本科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研究。在全國很多所高職院校中,只有少部分高職院校開始重視創業教育的研究投入,而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仍然還停留在通過專家講座和大課教學的形式來進行,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研究和開發比較少,學生創業成果也不多。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學中存在問題
第一,重視不足。當前高職教育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上快速發展,但很多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沒有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研室,無法形成一個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指導體系,無論在廣度還是在深度的發展上都受到了限制。
第二,定位模糊。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大學生創業基礎課,但課程歸屬不清晰,未能形成統一規范的教學體系,靠行政推動居多,由負責就業創業的老師負責該門課程的教學,欠缺具有創業經驗又有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此外,創業基礎課程各高職院校課時不一,有的16-32學時為必修課,有的2-8學時為選修課,教學隨意性大,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第三,教材混亂。教育部雖然出臺了一個指導性教學大綱,但是教材的使用無法統一,創業教育教材市場成為諸多出版社的目標,市面上出現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的教材。很多高職院校自主編寫教材,或是隨便訂購自我認為滿意的教材,有的不用教材授課。
第四,教法單一。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由于各種原因,仍然停留在教材和課堂上。在教學過程中只能通過理論為主、講座或者組織學生參加創業計劃大賽等形式來實施教學。大班授課,方法單一,無法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個體的差異性來指導。
第五,重理論輕實踐。創業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 由于教學模式著重于課堂,高職院校只能進行理論教學,無法實施實踐環節,也導致了該門課程在學生心目中不被重視。
第六,師資緊缺。目前高職院校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大多數為缺少創業經驗的教師授課,他們往往有著豐富的創業的理論知識,但在課堂中無法有效深入到創業實踐中進行分析,實際案例少,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影響教學效果。
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學改革措施
為了解決以上教學問題,廣西體育高等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職能部門作為教學主要改革研究和實施團隊,充分利用“互聯網”在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改革。具體改革措施如下:
(一)課程性質
《大學生創業教育》為公共必修課程,共32學時,2學分,開課學期放在學生大一下學期進行。
(二)教學模式
大班授課,采用混合式慕課課程,學生通過電腦和便攜式設備線上學習課程,線下參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創業講座和比賽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同時為減少大班授課對學生的專業性創業指導帶來的針對性不足,學校還在學生的專業課培養中納入創新和創業意識的教育。
(三)師資及教材選用
授課教師要求同時具有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師以及職業指導師資格的教師擔任。對于學生的專業性創新創業教育則由專業教師同時兼任。為結合在線教學,選用的教材要求具有普適性、實用性和指導性,同時在線課程的選擇要和教材相關。線上除了一門主課程之外,還可以根據本校實際選用輔助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不計入課時。
(四)教學目標
通過《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企業家精神,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和全面發展。
(五)教學方法及安排
以在線課程以學生自學的形式為主,結合線下知識梳理、答疑、咨詢和各類講座、活動等混合式教學法。課程學習期間,安排每周三的下午15:00-17:00為線下答疑解惑時間。有疑問或者創業意向需要咨詢的同學,可以直接到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辦公室向老師咨詢,或者通過超星學習平臺向老師提問。具體教學安排如下:
(六)考核方式
考核采用“在線學習70%+線下課程30%”的分配比例。要求學生必須按照課程的要求參與各項教學活動,按時完成線上課程學習,提前做好預習并根據線上課程系統通知參加講座和課堂教學活動。線上課程(權重70%)分為5個部分:課程視頻、作業、章節測驗、討論和考試,學生須全部參與。線下課程(權重30%)分為3個部分,課堂教學、講座和創業活動,根據考勤情況和學生表現給予平時成績。
四、小結
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自2016年開始對2016級《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實踐,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學生通過線上學習討論,線下參與課堂學習、答疑解惑和講座等,學習效果得到了提升。由于學校各方面的條件限制,當前仍然采取大班授課的模式,學校為了彌補創業教育中的針對性不足等問題,將在學生大二下學期,通過創業意向調查的方式,針對有創業意愿并且有一定創業實踐基礎的同學,聯合當地人社部門開設SYB創業培訓班,以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增加創業成功率。此外,學校還充分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實踐平臺。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和單位,不僅要求承擔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的頂崗實習的任務,而且還要求利用這些基地開展各類創新創業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趙江濤.“互聯網+”背景下創業教育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17期(16-18)
作者簡介:
郭媛媛(1985-),女,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