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人文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本文從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入手,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目的展開討論,探究現代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漢語言文學對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著重分析漢語言文學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學生教育 漢語言文學 人文素質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73-01
前言
人文素質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強調學生的能力素養,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個性化發展。不僅需要學校的重視,更要求教師尋找科學的方式方法運用到教育教學當中去。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精神文明和民族意識的載體,已然成為當今人文關懷中的必修學科。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不僅能調動中學生著眼道德和理論體系建設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提升中學生的修養和內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一、當代中學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問題
(一)缺乏健全人格
現在許多中學生對于社會中的善惡是非定位不準,缺乏健全獨立的思考,甚至一些學生追求所謂的獨特個性,形成了不文明舉動,甚至是惡劣的行為。由于年紀小,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逆反心理搶,在接受批評和教育后不是一蹶不振就是反擊報復,,這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現。而屢見于報道的學生偷盜、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也讓人感到痛心。思想的墮落在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下逐漸加深。
(二)迷茫的理想信念
如今的中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追求,缺乏進取心 ,理想和信念在網絡社會中逐漸淡化,更多學生價值觀開始轉變為拜金主義,迷失自我。還有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全然不顧他人感受,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暴露出情商低等諸多問題。缺少理想信念的他們缺少對生活的熱情和奮斗的目標,以至于在人生的岔路口難以抉擇。
(三)失衡的人文素養
有學者指出,專業教學可以影響學生的人文素質,知識面過窄將妨礙學生學術視野的開闊,漢語言文化教育不足,會阻礙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進而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中學階段如果缺乏人文教育機會,將導致全面素質教育失衡、人文素養倒退,缺少文學常識基礎和藝術欣賞的能力,這對今后個人發展和走向社會必然產生負面影響。
二、重視中學漢語言文學對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升
中學開設漢語言文學課程一方面是為了培養中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的認知,扎實理論基礎功底,另一方面也是是為了培養新時代下的中學生的人文情懷及文學素養。新時代的人文素質教育不單要求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對知識點的熟悉,更多的是對綜合素質的考驗。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積極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與建議,既培養了口才、堅實了文字功底又提高了人文素養;在課堂充分準備、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培養中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將來踏入社會奠定牢固的基礎。
(二)有利于人文情懷的培養,情操的陶冶
我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漢語言文學可以讓中學生更好的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精深、優秀的近代文學。品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感受歷史長河中堅韌的英雄氣節,通過作者的描述,體悟當時社會的人文、經濟和政治環境。漢語言文學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我國經典的傳統文化和優秀的現當代文化,陶冶廣大中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品味。更重要的是人文情懷的培養有助于讓學生對生活和學習保持熱情,用心工作,用愛生活。
(三)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
在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接觸更多的優秀文學,在與教師和同學們的探討過程中,體會漢語言文學的魅力,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利于提升漢語言文學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其應有的人生與社會價值。
三、漢語言文學中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在人文素質教育中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全面素質教育的品質,以人為核心,投入更多精力,利用專業知識追求全面發展。漢語言文學教育在培養人才素質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通過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來保養精神,陶冶情操。
(二)漢語言文學對人文素質的培養功能
漢語言文學在語言文學教育中是重要學科,對培養中學生人文素質以及對學生思想引導的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是目前中學實施素質教學的重要陣地。因此漢語言文學課程對廣大中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還可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論
總之,隨著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重視成度的不斷提高,以中學語文為代表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課程將在學生素質培養、思想引導上做出更多的貢獻,各校應提高對該類課程的重視成度,爭取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