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桃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帶領者,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目前,輔導員隊伍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會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其整體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與能力,對輔導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文章對輔導員管理隊伍的建設工作、管理的弊端以及對策做出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夠對輔導員管理隊伍建設的改進與創新方法提供有效的數據參考。
【關鍵詞】輔導員管理 隊伍建設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204-02
前言
輔導員是學校教育的特殊工作者,對學生來說,不僅是教師,也是學生生活的管理者。近些年來,各大高校針對學生的管理現狀,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并取得了可觀的成效。然而,在輔導員管理隊伍工作的建設中,仍存在問題。例如,某些高校輔導員數量不夠、質量不達標等。針對這些問題,應盡快提出相應對策,來更好地促進高校及學生的發展。
1.輔導員管理工作創新的內在要求
輔導員隊伍需要專業化、針對性的建設,即應制定相關政策與標準,不斷完善輔導員隊伍,對其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整體素質與能力。輔導員作為一種職業,其本身必須對自身職業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并不斷學習,以其專業學科和管理作為其職業的有力支撐,使高校輔導員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與重視,這是輔導員職業本身的內在要求,所以,提升輔導員專業化,并不斷創新是當前輔導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管理的弊端
2.1工作職責不明確
由于輔導員具有雙重身份,不僅需要負責學生管理,忙于各類煩瑣事務,還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相關學習、生活計劃。不僅如此,不斷學習是他們提升自己的有效方法,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更好地管理學生及處理各項事務。所以,沒有一個明確的分工是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一大弊端。
2.2沒有歸屬感
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的負責人,又是學生各項工作的實施者,作為輔導員,很難對自身工作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輔導員的工作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所以很難達到預想的目標,這對輔導員專業技能評定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長期進行繁瑣的事務管理,無法得到晉升。由于輔導員的工作及發展空間較小,大多數人會對這一職業產生懷疑,因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輔導員對工作歸屬感的質疑。
2.3成就感不強
部分高校會將輔導員編制在學校的各學院來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并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安排工作,人事部負責人事管理等,導致輔導員處于一個被多人安排使用,而無人管理的狀態,一定程度上導致其對自身存在感的質疑。有些人對輔導員的工作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其工作過于虛化,久而久之便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可。另外,輔導員的日常工作過于繁忙,會處理各式各樣的事務,遇到突發情況也要從容應對,過于疲憊不堪而又沒有得到他人的肯定,從而加深了輔導員事業上的無助感。
3.輔導員隊伍管理模式的創新
3.1完善輔導員職業制度
要不斷完善輔導員的職業制度,對于這一職業進行責任化管理,不斷推進職業化的發展進程。必須將輔導員職業進行固定化,并由人事部對其進行分類,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劃分。國家及各高校建立健全輔導員的入職制度和責任機制,對其進行專業化培訓,不斷提升輔導員的整體素質,突出其職業的重要性與相關技能。
3.2建立健全職稱評價體系
輔導員是學生管理的重要決策人,應不斷建立健全輔導員職稱評價體系。如加強輔導員有關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培訓學習,不斷創新專業化模式,創造條件使其與學生溝通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另外,將相關規定嚴格劃入輔導員的評聘體系中,不斷提高輔導員的理論知識與專業素養,對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提升有一個更好的促進作用。
3.3完善輔導員培訓制度
對于輔導員的培訓是提高輔導員整體素質的必然要求。輔導員培訓是一個系統化、標準化的工作,在注重理論培養的同時也要加強各項技能的培訓,并結合輔導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培訓。建立崗前培訓與崗后培訓相結合,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實現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性。
結束語
針對以上闡述,輔導員管理隊伍的建設需要國家、高校以及輔導員自身的共同努力,將輔導員管理隊伍工作進行創新是一項長期需要堅持的工作,必須擺正姿態,正確看待輔導員工作的實質,將理論與實踐不斷創新,從而不斷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養與專業技能,使其能夠更好地與學生溝通并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劉釗.論輔導員高校學生管理體系的構建[J].科技經濟導刊,2016(17):132-133.
[2]李游,左飛龍.論輔導員視角下的留學生教育與管理[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