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寶芹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其語感以及對文章的領悟能力,因而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在這方面的培養。基于此,本文就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進行重點探討和分析。以期能夠促進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179-01
語文作為基礎性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別是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同時還是學生寫作的重要條件。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以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十分有必要。對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首先就要根據具體閱讀教學的內容,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以此能夠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閱讀的技巧,進而提高自身學習能力。
一、積極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過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使用“滿堂灌”模式進行。也就是讓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逐漸認識文中的生字詞,并深入解釋文章中所表達出的主要內容。之后,就讓學生對其進行背誦。對于這種形式的教學,容易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較為枯燥,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首先就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內容,創設出生動且有趣的教學情境,這樣做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激發其閱讀興趣。比如,在教學《雨點兒》這篇課文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在開始教學前,需提前搜集與下雨天相關的情境,并在課堂中向學展示相關的場景。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下雨天有更好的認知,促使其能夠深入了解這篇課文。
二、合理應用教學方法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原先所應用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此,需要教師根據閱讀教學的具體內容,正確指導學生誦讀。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趵突泉”時,教師首先就可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趵突泉的視頻,以此能夠讓學生較好的了解文本的意境。在此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體會到趵突泉的美,同時還要通過比較形象的詞語來引導學生體會趵突泉的由來。如“咕嚕咕嚕”、“冒”等可表現出趵突泉的泉水。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課文對知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要求學生能夠通讀全文,并自學生字詞;二是通過對全文閱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三是通過自學,選擇比較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并嘗試對其進行分析。通過這些步驟,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
三、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而在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基本上是以教師講解為主,而對學生閱讀、學習及思考則不夠重視。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剝奪學生在課堂閱讀的機會。長期下去,學生是無法更好的的理解和感悟課文。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種現象,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則需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教師需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由于不同的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因而能夠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而有些學生閱讀能力較為薄弱,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只能夠與其他同學一樣停止閱讀。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閱讀質量,同時還容易造成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壞習慣。二是教師要能夠提供學生課外閱讀機會。如果對學生的閱讀只是停留在教材中的閱讀教材,是無法進一步擴充學生知識量。因而通過增加課外知識和讀物來給予學生更多的的閱讀時間,在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還有效提高其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為此,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能夠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效果,提高自身閱讀能力,進而滿足自身發展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對其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在閱讀能力上的培養。以此能夠滿足當前新課程所提出的要求。通過本文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深入分析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從多個方面進行,即積極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合理應用教學方法、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等。通過這些途徑,不僅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還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閱讀教學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張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46.
[2]韓志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學周刊,2017(14):175-176.
[3]姚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教學途徑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