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數學在高中教學階段是重要的科目,也是教學的難點,教研組老師積極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目的就是要改進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整體效率的提升。總結當前的數學教學,發現利用合理的教學導入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對具體內容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教學效果提升幫助巨大,因此本文就“同課異構”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導入做分析,旨在為教學提升提供指導。
【關鍵詞】同課異構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14-01
在高中教學階段,數學是一門備受關注的學科:一方面是因為其重要性顯著,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學的難度比較大。所以為了從整體上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就教學方法做了綜合性的討論。在具體分析中,老師發現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可以提升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度,這對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具體問題的理解有比較顯著的幫助,所以本文以等比數列的新課引入為例就“同課異構”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導入做具體的實效性分析。
一、同課異構概述
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的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并上課。由于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同一內容用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進行教學的課。從具體的教學分析來看,之所以老師在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不同,不僅僅是因為老師的學識水平,更因為其具體的教學方法以及風格魅力等因素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簡言之,利用同課異構這種教學模式做具體的數學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完全不同的教學風格,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老師通過觀察了解學生具體感興趣的授課模式和風格,這對于教學的改變和具體效果的提升來講幫助巨大。
二、同課異構中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分析
(一)情境導入法
有的老師喜歡在具體教學的時候利用生活情境做課堂教學的導入,因為他們認為數學來源于生活,利用生活實例進行教學導入可以拉近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距離,消除陌生感,這樣,學生在具體內容的消化和理解方面會更加的透徹,利用此種方法的教學導入,學生的興趣濃度比較高,具體的內容理解效果比較的突出。
(二)定義導入法
第二種是定義導入法,這種方法指的是在課堂內容開始前,直截了當的將具體的數學概念或者是定義進行拋出,從具體的定義理解和分析入手讓學生對具體的內容做詳細的理解。舉個例子,在等比數列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之初直接給出了等比數列的定義即: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值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作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作等比數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從數列的定義入手讓學生對數列做具體理解,然后讓其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等比數列的公式表示,這樣,學生的自我探索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簡言之,定義導入法通過直接的概念導入讓學生對具體內容有了直觀的認識,之后的教學是在此技術上一步步深入的,雖然說此種方法的趣味性不強,但是在基礎鞏固和探索培養方面的效果顯著。
(三)類比導入法
第三種使用的方法是類比導入法。這種方法對于學生的邏輯聯系能力要求比較高,在具體的教學中主要適用于相似性的教學內容。舉個簡單的例子,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用累加法進行推導,那么利用類比導入,等比數列通項公式同樣可以推導:
即:
a2-a1=d a1/a2=q
a3-a2=d a2/a3=q
a4-a3=d a3/a4=q
…… ……
an-an-1=d an-1/an=q
類比導入這種方法相比于以上兩種方法,考慮的是學生的具體聯想能力,如果學生的此種能力比較弱,此方法的效果發揮不出來,但是如果學生具有此方面的能力,那么舉一反三,其綜合學習的效率會更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同課異構中,由于老師的具體教學風格不同,所以其在具體課堂教學導入的時候會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方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因此要判斷何種導入法具有教學實效性,需要從學生的具體反響來進行分析。簡言之,同課異構教學將老師和學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教學的具體方法實施更重視學生的實踐,因此這種教學模式的利用實效突出。
參考文獻:
[1]楊聯珍.高中數學中的同課異構教學實驗分析[J].中外交流,2017(11).
[2]劉曉艷,柳榕.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對“同課異構”的影響[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