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君超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會受到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認知基礎和思維方式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呈現出差異性,如果教師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就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采用分層異步方法開展差異性教學,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夯實基礎。以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差異性教學為主題,從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差異性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初次接觸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自身的思想和智力水平正處于待開發階段,其中教師正確合理的引導是重中之重。每個學生是獨一無二的分體,由于其所接觸的內容、環境不同,使其對數學知識的接受水平和思維方式不同,進而差異性教學逐漸成為教育事業改革的方向。
一、明確學生的差異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差異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從本質上詳細地了解和掌握教學的目標和原則,從理論的基礎上保證自身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其中教學的重點是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凸顯學生的特點。同時,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教學環節中顧全大局,促進每個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推動教育事業的教學創新和改革。
比如,學生可能因為各種智力或者非智力的因素導致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所以明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成為差異性教學的首要目標。首先,教師通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表現情況,對每個學生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掌握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初步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課下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敞開心扉,進一步詳細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除此之外,教師與家長進行互動,從家庭教育、環境等不同方面來明確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在保證統一要求目標的同時,開展差異性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的統一性與差異性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差異性模式的教學優勢,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創新教學的差異性
在小學數學傳統數學課堂中,整體呈現出統一性、單一性,無法滿足差異性教學的標準,所以,教師詳細了解自身的教學環境,結合相關的教學案例,進一步創新和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構建積極活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所以,教師結合差異性教學的目標,開展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提升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互動,促進每個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身的思想,形成民主、平等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同時,在課堂提問教學方式的開展中,數學問題的合理性、層次性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數學問題過于簡單,就無法調動學生的探究心理,讓學生產生厭煩、不集中注意力的現象,然而難度過大,會成為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負擔,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結合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問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聰明才智,全面落實差異性教學,整體性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評價的差異性
在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具有抽象化、邏輯性強的特點,學生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斷降低自身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自信心,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導致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更加明顯。所以,教師將合理性、鼓勵性評價完美融入教學體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比如,小學生天生具有活潑好動、調皮貪玩的個性,無法將自身的注意力轉移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探究中,導致自身數學成績不理想。如果教師以批評的方式進行引導,往往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所以,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數學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動手實踐等教學環境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奧妙,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解題思路,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進而優化和完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數學課堂教學體系。最后,教師結合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表現,給予鼓勵性、合理性的評價,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方面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勇于克服數學知識探究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以及能夠顧及到各個層次的學習,構建高效的差異性數學教學課堂。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是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重要的基礎階段,在協助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和觀念的正確引導,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彰顯自身的優勢和特點,進而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