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格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更加凸顯出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實際上,構建起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的評價系統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涉及的因素眾多,需要從系統性的角度出發來做好宏觀設計,深入考量各種細節性因素,才能夠達到預期的要求。
【關鍵詞】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
新中國建立之后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為現如今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能夠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需要繼續加大教育領域的投入,盡最大的努力取得更加優質的教育成果。學前教育的師資培訓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學前教育的效果,對于幼兒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提高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效果,為幼兒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環境,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一、關于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方面的理論研究
(一)教師培訓質量
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各種教育培訓活動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教育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對學員的專業化知識培訓能力,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學習渠道,營造了更加優質的學習氛圍。如今,關于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效果進行深入研究,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
其中,第一種方式就是從需求滿足度的角度來看待學前教育資質培訓的質量。這需要結合學前教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考慮,查看最后的培訓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1]。
第二種認同程度比較高的方式就是學員對培訓的一種價值判斷。這就很好地反映出了學員對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整體效果的主觀性判斷。其中納入了多方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比如最終培訓的效果能否達到學員的期望,是否滿足了他們的真實培訓要求,這都是第二種觀點體現的優勢。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觀點。但是總體來說,在關于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的研究中,并不能考慮單一的因素,而是應當從多樣化的角度出發,綜合多種因素進行統一考量,這樣才能夠獲得學前教育培訓質量的真實情況。
(二)教師培訓質量的影響要素
在開展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要能夠深入研究影響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的因素,做好綜合性考量,制訂好應對方案,提高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效果。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影響教師培訓質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儲備方面。這兩個因素是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的基本條件。師資力量直接影響到學前教育師資培訓效果,如果師資力量不達標,就會使得應用效果有限,并且學員將會產生不滿情緒。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制度會影響到實際培訓的效果,只有科學的培訓制度才能夠確保各項工作更加高效地展開,將有限的資源應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2]。因此,在優化學前教育師資培訓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具有敏銳的眼光,要能夠綜合考慮多方因素,深入調研實際教學培訓的情況,才能夠得到比較準備的結論。要保持開放的眼光,合理吸收行業內一些優質的師資培訓經驗。
二、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質量評價內容
為了打造出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體系,需要明確相關的評價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將整個培訓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培訓前、培訓中和培訓后。
其中,培訓前主要指的是根據學員的實際需求制訂出相應的培訓方案,并和學員進行近距離的溝通交流,探討這些培訓方案的可行性[3]。如果發現這些培訓方案不能夠滿足學員的實際需求,就需要結合學員的建議來進行改進,直到雙方達成一致的意見再開展下一階段的培訓工作。
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做好各種組織方面的優化,不斷完善整個培訓工作的內容。要致力于幫助學前教育教師提高各種教學新技能,學習新的教學知識,使他們保持高水平。
在培訓之后需要對教師的培訓情況進行考核,確保他們能夠達到預期的培訓標準。不僅需要考查他們的基本專業知識和能力,而且需要著重加強關于教師對學生認知和情感方面的研究,確保在未來的學前教育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提高學前教育的效果。從培訓后的考核結果也可以發現整個培訓工作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然后結合實際情況來不斷地進行優化升級,確保整個學前教育師資培訓效果的高質量。
三、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模型建設
(一)企業培訓評估模型
Kirkpatrick評估模型實質上是來自美國的一個觀念,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應用,主要在商業和工業項目的培訓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對整個培訓質量進行客觀的評價。該模型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反應、學習、行為以及結果這四個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價[4]。其中,反應要素指的是在完成了培訓工作之后,對參訓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可以得出反應的結論;關于學習過程的研究,主要指的是在整個培訓工作中,參訓者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成長,提高了自身的綜合技能;行為方面只需要對培訓前和培訓后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即可發現相應的結論;結果方面就是查看是否因為通過了整個培訓工作而使得參訓者達到了更好的狀態。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模型
盡管上述的企業培訓評估模型能夠在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總體來說還是需要牢牢結合教師專業的實際情況,應用更加優質的模型,才具有更強的針對性。目前在師資培訓的過程中,應用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模型比較多,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應用成果。實際上這種評價模型也是來自美國的一個評價方法。在這種評估模型中,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需要從不同層面的專業受到的影響來進行深入研究。在應用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模型時,需要從五個方面綜合考慮,才能夠得到可靠的評估結論。這五個方面分別為學員反應層、教師滿意感、學習結果層、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狀況、應用行為層。可以看出,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模型實際上與企業培訓評估模型具有較大的互通性,一些基本的評價指標都是類似的。
四、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模型的流程
經過了上述的分析過程之后,可以開展對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模型的建設。
首先應當做好制度設計工作,要制訂出科學的培訓方案,結合培訓方案來確定出最終的目標測評模式,結合學前教育教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是否需要進行過程管理評估。在此過程中,要能夠結合學前教育的特點來進行相應的課程設置,盡最大的努力使得整個培訓目標條理清晰,表達明確,并且要考慮到后期的執行效果,達到可操作性強的目的。
然后是在培訓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培訓師資配置的評估,主要體現在學歷水平、職稱水平以及口碑效果等多個方面,確保能夠最終完成培訓目標。并且要做好對培訓教材的動態評估,根據學員的實際學習情況來確保教育達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其中,教材內容需要確保足夠的先進性,能夠滿足現階段學前教育的要求。在培訓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為多種因素而對課堂進程造成影響,要做好課堂組織評估工作,以更加科學的方法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最后體現在培訓服務保障以及培訓效果評估方面。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要對學員的住宿環境進行調查,確保所有學員能夠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完成培訓學習任務。對于學前教育師資培訓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的各種軟硬件設施進行評價,查看其能否高效運行,滿足實際教學活動的需要。最終在培訓效果方面需要加強對教師與學員兩個方面的調查,可以通過面對面訪談的方式來對實際情況進行收集整理。特別是需要重點了解學員能否學習到一些先進的學前教育教學規律和學術前沿成果,能否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針對幼兒的發展特點來開展學前教育工作。培訓效果中還需要納入幼兒學習結果評估因素,對于已經完成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幼兒教師,查看其能否提高幼兒的學習質量。
五、結語
總之,要從多個角度出發來做好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具體從培訓前、培訓中以及培訓后這三個方面來納入更多有效的影響因素,使得整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形成對實際培訓工作的真實反映。并且要采取動態化的發展策略,不斷地根據實際情況來完善優化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確保能夠滿足現代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內在要求,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志強.基于信息技術平臺的學前教育師資培訓模式創新實踐——以福建省學前教師遠程實景互動培訓平臺建設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06):61-62.
[2]李雨姝.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之師資保障體系建構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3]胡恒波.英國早期教育專業教師EYPS培訓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4]王曉嵐,丁邦平.美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方式、特點及其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0(10):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