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臘鳳 錢云祥 殷麗媛
摘? ? 要: 合理的課程體系結構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本文依據五年一貫制免費男幼師生的身心特點和用人單位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及學前教育方面的相關文件和人才培養目標,對男幼師專業的課程設置問題進行研究,對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包括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教育實踐等進行優化設計。
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 ? 免費男幼師生? ? 課程設置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幼兒園一直以來都是女教師的天下,普遍缺乏男教師。國外研究者普遍認為,男教師加入幼教領域不僅有益于兒童全面健康發展,還對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有積極促進作用[1]。為改變幼兒園缺乏男教師的情況,江蘇省從2010年開始在五年制專科學校每年免費培養男幼師生300人,2012年擴大招生至600人,這一年,我校迎來了首批男幼師生,目前,這些學生已經畢業,用人單位普遍反映良好。
在男幼師生的培養中,課程設置是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核心要素,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重要載體。完善的課程結構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專業素質的前提。傳統學前教育課程設置偏女性化,男幼師班采用單獨編班,為適應男幼師的培養,應“以生為本”“因性施教”,設置符合男幼師性別特點的課程體系,吸引男幼師生,發揮他們的特長,使學生越學越有信心和興趣,堅定職業理想。那么,如何構建一套符合男幼師生特點的課程體系結構呢?
一、五年制免費男幼師課程設置的依據
1.五年制免費男幼師生的身心特點。
為吸引和鼓勵優秀男生投身學前教育事業,江蘇省教育廳決定從2010年開始在全省招收五年一貫制免費男幼師。因包分配、免學雜費、補貼伙食,這一政策吸引了不少優秀初中男生報考學前教育專業。相對于普通的(幾乎清一色女生的)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男幼師因報考人數多、生源足,學生的素質普遍較高。為進一步好中選優,在中考前對男生進行了面試,經過形體、舞蹈、聲樂、普通話、美術等面試,再通過體檢,淘汰了一部分不合要求的男生,再加上男幼師生的中考分數必須在四星級高中分數線以上,這樣,生源質量就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男幼師生的入學分數高,基本素質好,這是他們的優點。給男幼師生上課的老師們普遍反映,他們的接受能力強,反應靈敏,對理科、體育類課程更感興趣,多項表現優于普通學前教育學生。論文指導教師普遍反映,他們的寫作水平、論文質量優于普通幼師生。但是,也有一些弱項或短板。部分男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在協調性、耐心和細心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導致在舞蹈、美術、音樂等課程的學習中比較吃力。課程設置必須考慮男生的特點,做到揚長避短,有效整合。
2.用人單位對幼兒教師的素質要求。
實施男幼師生免費培養政策的背景是幼兒園里男性教師比較缺乏。在幼兒園教師招聘中,由于受傳統文化、社會地位、經濟因素的影響,很少有男教師去應聘。在幼兒師范院校招生中,男生也不愿報考學前教育專業。為鼓勵初中男生報考學前教育專業,切實解決幼兒園男教師缺乏難題,2010年江蘇省率先創新培養機制,試點招收免費男幼師生。這些免費男幼師生畢業后加入幼教領域,具備女性教師不具備的優勢,能充分發揮男性的特點,否則就失去了男幼師生培養的意義。在課程設置時,要以用人單位的視角、用人單位的需求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江蘇省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蘇省財政廳下發的《江蘇省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辦法》(蘇教師〔2011〕26號)中規定,男幼師生畢業后將去幼兒園任教。他們到幼兒園之后表現如何,主要看園長的意見。為了了解目前幼兒園需要什么樣的男教師,我校主管領導和專業負責人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多次召開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和男幼師生培養研討會,同時與各幼兒園園長進行了交流。園長們普遍歡迎男幼師生,希望保持男幼師的特色,在體育、科學、現代教育技術、后勤管理、科研等方面發揮自身的優勢,展現出大度、直爽、果斷、勇敢等男性的陽剛之氣,不能丟了男性的本色,被女教師完全同化,成為與女教師完全相同的幼兒教師。因此,男幼師生的培養應該有別于女幼師生,在課程設置方面,兩者應該有所差異。
3.學前教育相關文件。
(1)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教師〔2012〕1號)
該文件提出了國家對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此乃指導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幼兒教師培養工作和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重要依據。文件從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闡述了一名幼兒教師的基本條件[2],每一個維度都有相關的課程模塊和課程群作支撐。文件明確指出,課程設置要堅持“育人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培養“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未來幼兒教師。
(2)教育部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教師〔2011〕6號)
該文件提出了國家對教師教育機構設置和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如五年制教師教育課程中必修課最低必須達到50學分,教師教育課程最低總學分數(含選修課程)必須達到72學分,教育實踐不得少于18周[3],這些要求也是課程設置的重要依據之一。
(3)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1〕20號)
該文件對幼兒教師的基本素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定了幼兒教師在幼兒園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它是課程設置的重要依據之一。
4.免費男幼師生的人才培養目標。
目標是指引人們前進的燈塔,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準確的目標定位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前提。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男幼師的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培養專科層次的高素質的有特長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具體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和較系統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有較強的保育能力、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反思與自我發展等能力,同時具有某方面專項特長的、身心健康、能在幼兒園從事保教(除帶班外,也可擔任專職體育教師)、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研究工作,在專業上有可持續發展力的教師。簡而言之,即培養“厚基礎、強技能、高素質、有特長”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具體目標為課程設置指明了方向。
二、五年一貫制免費男幼師課程設置優化方案
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五年一貫,揚長避短,有效整合,因材設置。”
1.整合通識課程,提高文化素養。
免費男幼師生雖然入校時的分數較高,但由于沒有經過高中階段的強化訓練,因此,與高中生相比,文化基礎仍然比較薄弱,思考問題的成熟度不夠。幼兒園課程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包含的知識面很廣,通識課程的設置必須為學生將來能勝任五大領域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低年級課程設置中,應適當加強文化基礎課程,但此類課程的設置不應是高中課程的翻版。從幼兒教育的職業特點來看,對教師在某一學科的知識深度方面要求并不高,但知識面要寬,應用能力要強,綜合文化素養要高,要求教師成為具有廣博文化底蘊的雜家[4]。
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幼兒,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渴望探索未知的一切。幼兒的提問通常來自生活,生活世界原本就是一個整體,隱含各種知識。因此,設置課程時,必須對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如把地理、生物、物理、化學課整合成綜合理科,并融入幼兒園中有關科學方面的內容,注重生活中一些有趣現象的解釋,而不過于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和邏輯性。通識課程除了綜合理科外,還包括政治常識、教師職業道德、歷史等諸多課程,不僅對幼師生將來從事幼兒園的五大領域的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而且對從事保教工作有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助于師范生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外,還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和職業理想,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識,鞏固專業思想。
2.注重專業技能,發揮男生特長。
五年一貫制師范專業與三年制大專(招收的是高中畢業生)相比,各有千秋。前者招收的是初中生,他們年齡小,可塑性強。男幼師生經過面試,對普通話、音樂、舞蹈、繪畫等基本素養進行了考核,綜合素質較高。當然,在知識的系統性和深度方面可能略遜于高考后進校的三年制大專生。
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不僅僅是藝術技能,幼兒園教師除了“會畫、會唱、會彈、會舞”外,還要“會說、會寫、會做、會用、會玩、會護”。五年制專科學校比較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主要原因在于它們在幼兒園的實用價值較大。對于傳統的彈唱、舞蹈、手工、語言等男生不具備優勢,對于攝影、課件制作、音視頻制作教育技術類、籃球、輪滑等體育、科技小制作等較擅長。
對于男幼師的培養,技能類課程采用“達標+特長”的模式,制訂適合他們的課程計劃。對于藝術類課程只需達到基本的要求,夠用即可,達標即可,重點放在創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上。如在舞蹈基礎課的基礎上,開設幼兒舞蹈創編課程,同時與培養女幼師舞蹈的柔美不同,男幼師應傾向于培養陽剛、粗獷之美。在藝術技能達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特點培養一兩項特長,通過開設一些體現男性特色的選修課可以實現特長的培養。
對于專業技能,有條件的學校可采取靈活的學分互認制,對于男幼師生學起來實在困難的技能課程,允許學生選修課程替代相關專業技能,如選修體育類課程替代舞蹈課。
3.習得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
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幼兒發展、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具有環境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等七個方面的專業能力。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幼兒教師職業能力培養高度相關[6],學校專業課程的開設直接影響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關鍵是專業課程的設置。專業課程的設置包括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衛生與保健、學前教育學、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課程、幼兒園環境創設、幼兒園游戲、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等課程。
男幼師生將來在后勤管理、安全保障、體育、計算機、科學教育、科研等方面具有優勢,因此相關課程設置要加強。如在幼兒體育教學、幼兒游戲活動的組織與設計課程中,要增加男性色彩重的游戲,如警察、解放軍、交警等角色游戲的設計,增加接力、攀登、輪滑、模仿戰爭等游戲教學。
專業課程將為幼師生今后從事幼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是培養專業核心素養,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兒童觀、教師觀、教育觀、高尚的師德情操的有效途徑,如在學前教育史教學中用福祿貝爾、陳鶴琴、張雪門等男性事跡感染學生,幫助他們形成堅定的職業理想。
4.以教育實踐為抓手,以應用能力為核心。
畢業生要實現學校教育與幼兒園之間的無縫對接,實現畢業就能直接上崗。在男幼師生的培養中,教育實踐是職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課程設置中,要建立“全實踐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校期間積累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畢業后快速勝任幼兒教育崗位。實踐大致可以分為課內實踐、課外實踐、校內實訓、校外實訓四大類,功能雖然有所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
傳統學前教育實踐課程針對女性特點設置偏女性化,不能發揮男性的特長,校內外實踐中要為男生提供特長展示的平臺,如舉行科學小制作、書法比賽、攝影比賽等,使男幼師生在實踐鍛煉中發現自己的優勢所在,樹立職業信念。
校外實訓通過見習、實習完成。幼兒園女教師占大多數,男生參加見實習活動不適應,可采用“組團”的形式見實習,重點選擇幾所有男教師的優質幼兒園,安排男教師指導。制訂“三位一體”“雙導師”的見實習方案,開展男幼師生的專題研討、聽評課活動。男幼師生在幼兒園實踐要全面接觸幼兒園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5.專選結合,揚長補短,一專多能,特色鮮明。
“專業(課)打基礎,選修(課)添特長”,專選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通過開設各種類型的選修課,使眾多男生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培養男幼師生的專長。如開設跆拳道、武術、球類、輪滑、棋類等體育課程;或課件制作、音視頻制作、攝影、電腦等教育技術課程;或創意制作、活動策劃等其他一些特色興趣班,如科學小實驗、書法提高班、數學提高班等,強化他們的理性思維、陽剛的性格特征。這些往往是女教師所欠缺的,讓男生尋找到自己的優勢項目,提高在未來崗位上的競爭力。
選修課的比例要適當,以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習動力。比例太小,很難達到“揚長補短,因材施教”的目的。
課程設置只是宏觀層面的規劃,要真正實現課程設置目標,還需要有優質的教師隊伍,適合男幼師生的教材,能充分發揮男生特長的“男性化”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Sakire Anliak, Derya Sahin Beyazkurk. Career Perspectives of Male Student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J]. Educational Studies, 2008,34(10):309 -317.
[2]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EB/OL]. http://old. moe.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32/201212/ xxgk_145603.html,2019.08.06.
[3]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110/t20111008_145604.html,2019.08.06.
[4]袁勇.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7(01):214-128.
[5]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EB/OL].http://old.moe.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32/201212/ xxgk_145603.html,2019.08.06.
[6]康建琴.幼教專業課程設置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的實現程度分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57-161.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指導項目(2014SJD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