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微課是指利用最短時間,講解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或作業題、考試真題、模擬題的一種微型教學。它既可以用于課堂的新知識教學,又可以用于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絡在線課前預習,課后輔導。本文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巧用“微課”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微課 ?策略運用 ?空間觀念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09-01
空間觀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學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巧用“微課”,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獲得直接經驗,才便于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和推理,形成空間觀念,再通過實際運用發展其空間觀念。下面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巧用“微課”,培養小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巧用微課,提高觀察效率
微課運用就能發揮其獨特的優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生動形象地再現事物發生和發展的過程。
如五年級教學“旋轉”時,為了突破難點,我們一般采用了直觀的動畫課件,由于動畫課件的直觀演示,學生完全沉浸在課件的神奇展示中去,課堂氣氛特別活躍,看上去效率很高,但教學質量呢?通過檢測,學生的錯誤率比較高,特別是有關長方形和三角形的旋轉。什么原因使學生學習旋轉這么困難呢?一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夠,學生的認知經驗極為貧乏造成;二是簡單的圖形中沒有經過旋轉點的多余線段特別容易干擾學生;三是旋轉的錯誤不容易檢查。動畫的演示僅僅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停留在具體的感知,一個比較低的層面上,還不能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到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這一層面。要解決“旋轉”這個問題,重點是要把握圖形旋轉的三個關鍵要素:①旋轉中心;②旋轉方向;③旋轉的角度。因此,我們要改變一下呈現的策略。可以針對這一難點設計一個微課,先一條直線繞點“O”順時針進行旋轉,再進行旋轉,最后才是圖形進行旋轉。
圖1
二、巧用微課,激活生活經驗
學生很早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如玩各種積木,已經積累了較多關于形狀感知方面的生活經驗,只不過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機會、能力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這些發現。這些表象和經驗正是學生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好這個教學起點。
如《認識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學生會有這樣的經驗:把兩個大小不一樣的東西裝入同一個容器中,大的東西會將容器塞的滿滿的,而小的容器就會留有比較大的空間。在教學體積的概念時,就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一經驗。同樣的抽屜里,分別放進大書包(比較滿)和文具盒后,感受一下抽屜余下的空間大小。
通過這樣兩次的比較,然后聯系生活中類似的情形,進一步引導學生感知體驗得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體積。
三、巧用微課,引導學以致用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空間觀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間觀念,必須有動手做的過程。實踐操作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具有直觀形象,易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構建概念表象,有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會讓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是,有時書本知識與實際問題有脫節的現象。
如《衛生間鋪地磚》的教學,我們可能經常碰到過這樣的問題,一個長3米,寬2米的衛生間鋪地磚,要鋪邊長是3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至少需要多少塊?
這節微課要抓住這個點進行設計。視頻演示長3米,寬2米的長方形,再將邊長是3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將長邊鋪滿,鋪上6行后,再提問:剩下的20厘米擺不下邊長30厘米的正方形,怎么辦?學生在理論與實際操作的矛盾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要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學以致用。
四、巧用微課,放飛豐富想象
動手操作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使它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識的教學活動中來。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觀察和操作的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學生豐富的空間想象力。空間想象力是在豐富的空間感知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是空間觀念的進一步升華。可是,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有些內容學生的動手操作達不到理想的狀態。
如《圓的面積》的推導公式教學,把圓分成若干(偶數)等份,剪開后,用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的小紙片拼成一個接近的長方形,如果平均分成8份、16份的話,學生還可以動手去分一分,拼一拼,但要拼出來的圖形是近似長方形。有些調皮的孩子會說:“這不是長方形。”如果我們要拼更接近長方形的圖形,平均分的份數就要越多,要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這種情況在實際的動手操作是難以完成的。這時,我們就可以設計一個微課,巧妙地利用“微課”輔助教學突破現實的局限,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翅膀。如果將圓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拼出來的圖形會怎么樣呢?學生充分想象、描述之后,視頻將分的過程具體、形象、清晰地展示。既較好地解決了“曲變直”的認識過程,把求圓的面積轉化成求長方形的面積,又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圓和長方形之間的聯系和轉化的辯證關系,利于形成認知結構,展開豐富想象,發展空間觀念,還順利地滲透了極限思想。
在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過程中,微課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在書本上感受不到的空間!微課以信息技術作為外在條件,更重要的是它能展示學科知識的魅力,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陳利.淺談微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Z1期
[2]唐軍.李金釗:中小學微課程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