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恩
【摘要】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初中教室中加入數學微課程不僅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受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提高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微觀學習也為個性化教學搭建了一個平臺,創造出更多的選擇。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給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增強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本文主要闡述了數學微課程在提高數學學習興趣,數學理論教學,數學教學,以及數學的課程復習期間的具體應用,從而了解在初中數學中必須要添加微課。
【關鍵詞】初中數學 ?微觀課程 ?個性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46-01
許多一線教師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微課程教學,采用適當的微課程視頻技術融合聲音,形態,情感和環境,創造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來解決具體問題。經過對這一方面的了解,可以根據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把數學微課分成以下幾個部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生活中靈活的運用,利用微課完成數學復習的課堂任務。
一、提高初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
例如,當初中生第一次接觸幾何學時,一些學生將不可避免地完全理解一些經典的例子,或者證明這個過程不知道如何標準化寫作,或者無法一次性理解主題的本質或者沒有牢牢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解決問題時,你無法回答完美的答案。然而,由于能量有限,教師無法幫助所有學生逐一輔導。但是,使用數學微課程作為教學工具,您可以使用微課程來解釋一些關鍵知識并將其重復給學生。微課讓老師不受時間限制,學生完全自由學習,他們愿意多次學習幾次,直到他們明白,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微課程把課本內容和實際的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把實際問題作為主要的學習重點,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找到學習機會,把數學放在生活中。通過整個知識體系的構建,學生可以通過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來感受數學的內在美,從而更加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在數學方面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數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許多學生對數學理論理解的不準確感到困惑,微課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微課”教學中,利用動畫,視頻,以及軟件進行演示,從而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加形象的給學生解釋了有關的數學概念。微課的課余時間,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平板電腦以及智能電腦上進行下載,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對學生來講可以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說,在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時,學生可以先觀看微課課程,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的經驗和知識,對三角形進行分析,矩形和正方形的內角。如果他們的想法不一樣,最后可以讓學生把那個未知圖形轉換成若干個三角形來分析,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充實這個過程。例如,老師還可以利用這個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規律學生可以觀察和發現,然后總結多邊形內角的總和。這種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極大地幫助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大大節省了解釋的時間。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離不開練習,典型練習的選擇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因為如果你做一個典型的練習,你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考試經驗,還可以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技巧,讓學生形成智力流動。這就是數學教學中的乘數效應,它大大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以“一維方程的應用”微觀為例。本課的學習目的是通過“線段圖”分析行程問題中的定量關系,并繼續使用三個行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列方程解決應用問題。微課程首先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小張和小李從兩個相隔6公里的地方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小張的速度是每小時7公里,小李的速度是每小時5公里。小張領著小狗溜了一圈,已知小狗的速度10公里每小時。小狗從小張開始,跑向小李。當它遇到小李時,它立刻轉向小張來回跑,遇見小張,然后回到小李,循環往復,直到小張趕上小李讓它停下來,問小狗跑了多少路?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基礎開始,先解決基本問題(例):從車站駛出本地列車,98千米每小時,半個小時以后,另一列火車開始出發,與當地火車方向相同,如果你想趕上當地火車2小時,那么特快列車每小時需要多少公里?從這個例子中,學生分析信息,找到等價關系,列出方程,然后解決。在學生得到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方法后,他們使用“線段圖”來分析問題情境所產生的問題,并促進學生的知識轉移和方法遷移。
四、在初中的數學復習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課堂中通過微課的教學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這種教學方式會顯得更加的生動形象。其中,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程資源的分配來掌握整個初中數學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根據微觀教學教學資源,教師的教學內容,重復或有選擇地進行數學知識的關鍵理解和記憶,然后對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結構的把握進行優化,并將個性化學生的數學復習的需求也很滿意。例如,在分數方程的回顧中,“可轉換為一次方程的分數方程”和“可轉換為二次方程的分數方程”和第一年數學中的“分數”教科書應用方程重新整合和分類,構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網絡,并且還可以微課的教學方式寫入具體的教學理念中,從而可以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微課程視頻用于分析應用問題,并在解釋中適度暫停,以便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思考。在求解分數方程的過程中,應用微課程視頻篩選,讓學生重新審視基礎知識,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并在微課程視頻中測試學生的情況。通過整個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和微課程視頻資源的系列化,三年級數學分數方程的回顧變得更加生動和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知識結構體系有了優化。
五、結束語
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將微課納入教學大綱,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還可以幫助老師快速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慢慢的,微課成為了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理解學習困難的知識,并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微課程的存在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補充。它是傳統教學方法的轉變和升華,為學生學習方法和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相信這種以學生為導向,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數學微觀教學,將來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任建虎.淺談初中數學對學習困難學生的積極影響[J].學術周刊,2016(24):15
[2]劉艷,唐麗麗.微課程在輔助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教學,2016(18):14
[3]劉培,任毅譯.(美國)數學教學手冊[M].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