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傳統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被新的教學理念所取代。生本教育理念符合現在的發展趨勢,它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在課堂上會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是較為困難的一門學科,傳統的教育方式很難使學生主動去學習,也不能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在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會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的想法,也會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升本理念 ?初中物理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74-02
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轉變教學中的角色,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老師輔助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對于初中學習物理來說,分成小組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一些物理知識的小組合作探究,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相應思考能力,也會在合作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應用能力較為增強。在教學中,老師也不要只是一味的進行知識的傳授,要和學生增加互動的次數,不斷分享自己學習思考的知識及經驗,一起推動教學的發展。
一、對學生科學分組,并設置探討內容
因為每一個人對知識的理解不同,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樣,若不進行科學的分組,組內同學的層次不同,考慮的結果差異性也會很大,也讓很多較為自卑的學生不敢發言。這種效果不僅不會好,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老師要先對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個性差異進行了解,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這樣組內成員才會讓學生在組內自由暢言去發表自己的觀點,對內容進行獨立思考。老師也要根據組內學生的能力設置問題數量的多少,對課堂進行優化,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老師在講《物質的狀態及其變化》一章時,在課前要讓同學們準備不同材質、不同狀態的物質(如,水、蠟等易于找到的)和溫度計,在組內進行探討這些物質融化與凝固的條件。然后用溫度計測量不同熱度條件下的溫度,學會怎樣測量。完成的組可以讓老師對設置問題的結果進行檢查,進度快的組可以進行下一項討論內容,可以結合課本探究物質會在什么條件下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等。這樣會讓同學們全部都投入到學習中,更主動去學習,根據進度快慢調整課程可以利于教學質量加強,課堂效率提高。
二、明確各組組員職責,充分發揮成員作用
小組內成員應該明確各自的分工,畢竟每個人的職責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有了責任,就會更加注重團隊精神和團體意識,自己研究的時候會查閱資料,弄懂不理解的內容,合作的時候也會更加積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內向的同學來說,平時課堂上不敢發言,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分工合作可以幫助這些同學變得更加主動,克服人與人之間交流障礙,增加對自己的鍛煉機會,也可以幫助一些較為自卑的同學增強信心,畢竟小組內的成員會聽這些同學的講述,也會對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這樣會提高教學質量,適應素質教育的變革。
例如,上課前老師先把同學們分成小組,并由組內成員主導、老師輔助來明確各個小組成員的職責。在講《電功和電功率》這一單元時,因為內容較多,用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是最合適不過的,一些基礎較為差的同學可以先加強對電功和電功率的內容理解,鞏固好基礎知識,物理較好的同學可以進行“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并由同學記錄下測量的一些物理量,基礎較為差的同學也要進行一遍實驗,最后一起推導出小燈泡的電功率。任務全部完成后,由老師進行檢查并指出好與不好的地方,再進行改進。這樣的模式會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有利于學生主動去接受知識,也能增加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老師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小組合作的結果完成后,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并讓老師做出評價,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和不足。畢竟小組都是學生,探究的成果也較為淺顯,需要老師的一些指點。老師也要評價每個組員分配到的內容完成的如何,每個學生是否都在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此次活動中,這樣會讓組內成員意識到自己對小組的重要性,也可以發現自己本身有哪些出眾點和需要改正的不足點,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有利于下一次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
例如,《歐姆定律》這一很重要的章節,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還需要加強對電路實驗的練習,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會讓同學明白串、并聯電路的一些性質,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印象更加深刻。組內完成實驗后,老師要對每一位成員的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加以后學習中動手、思考的能力。
升本理念是現代教育的一種新趨勢,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學生的主動性會漸漸提高,素質也會相應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更是在這種理念上如虎添翼,不僅讓學生更加成為學習中的主體,提高對又難又枯燥的物理學習的興趣,而且會讓學生的探究、動手能力增強,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較為透徹。這種教學模式是教育所趨,也是讓學生愛上學習的一種途徑,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孟凡全.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考試周刊,2010(54)
[2]王坦.合作學習: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理論[J].普教研究,199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