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伸展
摘要:“看病難”問題一直都是中國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解決“看病難”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掛號難”的問題。而解決“掛號難”的問題就必須對當前的醫療掛號問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進行研究分析,以期解決“掛號難”的問題。這有助于解決中國重大社會問題,促進中國醫療的健康發展,滿足民眾的醫療需求,提升民眾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本文將對當前的中國醫療掛號問題進行有效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掛號難;醫療需求;研究分析
一、引言
“掛號難”是令全社會頭疼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一問題更多體現的是當前我國醫療資源的缺乏與分布的極度不均衡。而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民眾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掛號難”這一問題,勢必會發展成為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影響民眾的看病就醫感受,甚至會影響民眾的健康水平、降低民眾的幸福感。我國政府和相關方面也一直都在關注著這一問題,并不斷采取措施解決“掛號難”問題,但始終不能徹底解決掉這一問題。本文就主要闡述一些關于“掛號難”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一些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解決“掛號難”這一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重的問題,使廣大民眾能夠在民族偉大復興中享受到令人滿意的優質醫療資源。
二、當前“掛號難”問題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通過實踐觀察發現,“掛號難”問題在小城市醫院或大城市的二級醫院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發生在大城市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或專科醫院。何為“掛號難”?一是患者到自己想要去的醫院進行治療時掛不到好。二是有時候患者為了掛專家號,苦苦等待,往往會早起甚至是提前一天前往掛號窗口排隊掛號。這一方面浪費患者的時間,另一方面對患者而言更是痛苦的等待過程。此外。為解決“掛號難”問題,目前不少大型的醫院已經設置有網絡掛號、手機掛號等新型的掛號方式,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幫助患者多渠道掛號,解決“掛號難”問題,但是“掛號難”問題依然存在。如號源有限,往往剛放出的號源就被一搶而空,在新型掛號方式上能掛到號的幾率遠遠低于在窗口掛號的幾率。
三、“掛號難”的原因
(一)、根據一些醫院的反應,有很多人在進行網絡預約成功后又爽約了,造成了大量醫療資源的浪費,是真正需要掛號的患者掛不到號,從而加重了“掛號難”現象的發生。
(二)、號販子的存在加劇了“掛號難”現象的發生。號販子通過各種手段,把醫療號集中在自己手里,然后高價售出,這樣做產生的后果就是患者更加掛不到熱門科室或專家的醫療號,看不了病。
(三)、“掛號難”的原因也與我國當前不完善的就診制度有關。在當前我國的就診制度下,任何患者都可以任意的選擇醫生就診。患者往往并不是不根據自己的病情嚴重程度去掛號,只是信任專家號,覺得專家號更有利于治療自己的病情,就紛紛去掛專家號。然而,有些患者的病情實際上并不需要專家號,只需要掛普通號甚至在社區醫院就診。這就使得專家號更加搶手,病情嚴重的患者更難掛到專家號。
(四)、“掛號難”問題與我國醫療資源的分配的極度不均衡有著重大的關系。我國絕大部分人口是在農村,但農村的醫療資源卻是極度緊張稀缺。而占少數的城市人口卻享受著大量的、優質的醫療資源。這種優質醫療資源分配的極度不均衡是對“掛號難”問題的發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農村患者患了大病,當地的醫療資源滿足不了患者治療需求時,患者當然更希望來到大城市享受更加優質的醫療資源的救治,尤其是那些大城市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或者專科醫院。而大城市本來就人口眾多密集,再加上大量農村、小城市患者的涌入,就是的這些具有優質醫療資源的醫院的號更加難掛。
(五)、我國醫療資源分配極度不均衡的背后還有著我國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嚴峻現實,而醫療資源的相對缺乏恰恰是我國“掛號難”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市場對具有優質醫療資源的醫院和知名醫療專家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具有優質醫療資源的醫院和知名醫療專家的供應不足,兩方面的供需矛盾恰恰是造成“掛號難”問題的根本原因。
四、關于“掛號難”問題的解決措施及建議。
(一)、加強患者掛號誠信制度建設,對部分患者網絡預約、電話預約成功后又爽約的進行公示及一定程度的懲罰,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使醫療號能真正到有就診需求的患者手中,實現醫療資源的節約與優化配置。
(二)、政府和醫院要加強對號販子的倒賣行為的預防和打擊,打擊號販子與醫院內部的勾結行為,政府也可以將倒賣醫療號歸入違法行為中,并加大懲罰力度,縮小號販子倒賣醫療號的生存空間,防止醫療號集中在部分不法分子手中。
(三)、完善我國的預約就診制度。從衛生政策方面來看,“首診負責制”以及“雙向轉診制度”是比較完善的醫療預約就診制度。患者迷信專家號,造成專家號搶手,使專家號的資源不能真正利用到有治療需求的患者手中。而“首診負責制”和“雙向就診制度”對于解決專家號的浪費問題是有巨大作用的。對于那些迷信大醫院和專家號的患者來說,可以通過實行“首診負責制”以減少專家的壓力,也可以通過實行社區醫院“守門人”制度或是雙向轉診制度來減少大醫院的患者流量,優化優質醫療資源使用率。也可以結合現在的新興技術,開發網上掛號的APP等更現代的掛號方式,這也符合目前比較流行的互聯網+醫療模式,是新形勢、新技術下的一個創新模式,對于解決“掛號難”問題也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方向。或者是將大型醫院的預約就診權下放一部分,交給一些合格的社區醫院,充分統籌可以利用的醫療資源,降低醫療就診預約擁擠度。
(四)、由于醫療資源地區分布的不均衡,部分地區,尤其是小城市以及廣大的農村地區,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就業優惠政策,留住醫療人才、吸引醫療人才,并在政策上給予這些優秀醫療人才大力度的支持。促進醫療資源地區分布更加均衡,是各地區民眾都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不用向大城市的大型醫院扎堆看病。
(五)、從醫療供求關系方面看,我國“掛號難”問題的很大原因是出在醫療資源供求關系緊張上,民眾對醫療資源的需求遠遠高于醫療資源的供給。因此,政府可以從醫療資源的供給方面下手,如鼓勵醫學院招生,從而增加醫生的數量,擴大醫療資源量。但是有相關的文獻資料顯示,有很多的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放棄了學醫,紛紛轉向了別的專業,到最后學成畢業且真正從事醫療的醫學生數量更是不足六分之一。所以,需要政府聯合醫學院繼續完善醫學生培養過程中的福利以及保障政策,鼓勵醫學生繼續在醫學方面求學深造并且在未來從事醫療工作,以增加醫學院學生畢業后向醫療資源方面的轉化率。這是解決當前我國“掛號難”問題的重要措施。
五、總結
綜上所述可知,中國“掛號難”問題僅僅是看病難的一個表象,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中國醫療資源缺乏以及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和供求關系的不匹配。這不是醫院單方面的問題,而是政府、社會民眾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解決“掛號難”問題更是需要多方面多方向共同發力。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增加醫療資源配給,均衡配置醫療資源,大力發展社區醫院,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改變老百姓看小病也要去大醫院看專家號的觀念。另外一方面,堅決推行預防為主的醫療觀念,加強老百姓的科普宣傳教育,提高民眾自身健康水平,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醫院要發展多種掛號方式與就診制度,并改善掛號環境。而我們普通民眾要積極配合各方做出的調整,共同努力,從根本上徹底解決“掛號難”問題。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https://wenk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