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建忠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陶瓷藝術和陶瓷塑性的概念。其次,論述了現代陶瓷藝術造型在中國的發展。最后簡要說明了相關應用,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陶瓷藝術;陶瓷塑形;藝術形式
1陶瓷藝術的概念
陶瓷藝術分為傳統陶瓷藝術和現代陶瓷藝術。它們的分水嶺不同于藝術的概念、思想和目的。傳統陶瓷藝術注重滿足人們的實用性。現代陶藝注重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個性。風格。陶瓷藝術的基本材料是土壤和水,也是一種人工形態。只有掌握了水泥土摻合物的塑性和流變學,掌握了成型方法和燒成規律,才能產生和發展陶瓷藝術形態。這種新的陶瓷藝術形式,展現了大地的美麗和柔韌,是睿智的陶瓷工匠和陶瓷藝術家們所掌握、繼承、發展和創新的。
陶瓷藝術也指陶瓷的藝術和陶瓷,以及陶瓷的藝術特點和日常生活用品和陳設在形狀、釉面和裝飾。陶瓷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在其誕生之初就與藝術密不可分。無論是器物還是裝飾圖案,都是藝術的創造或模仿。沒有任何一種生活必需品能像陶瓷一樣參與到每個時代的人類生活中,并形成一個獨特的藝術門類——陶瓷藝術。事物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任何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形成自己完整的工藝。陶瓷藝術與生俱來的氣質和獨特的創意造型,凝聚著泥土的芬芳、水的靈動和空氣的優雅。最壯觀的是激情與火的洗禮,體現在水與土的交融中。優美的旋律在熾熱的火焰中升華,鑄就永恒的美。
2陶瓷塑形的概念
陶藝造型是指作者通過陶藝作品,通過裝飾美的規律和表現手法,將自己的思想進行藝術創作。陶瓷造型主要體現在實用性和裝飾性。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并不矛盾。此外,近年來隨著陶瓷藝術的發展,陶瓷作品在實用性的基礎上變得越來越具有裝飾性。性發展。裝飾是產品的一個重要特征,因為陶瓷作品的位置對于裝飾所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許多消費者的第一考慮。陶瓷造型的目的已經從最初的實用性轉變為提高生活質量、體現文化生活內涵的重要因素。
3我國現代陶瓷藝術塑形的發展
3.1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陶瓷工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春天。在這一時期,中國原有的陶瓷產業重新開放發展,大力發展工業,弘揚革命精神,推動領導精神成為這個時代陶瓷藝術的主要形式。在這一時期,陶瓷作品主要是歌頌英雄和兒童,并宣傳陶瓷作品的場景,促進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工作。然后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們進入了一個個人崇拜和政治嚴肅性很高的時期,這個國家深受領導人的愛戴,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毛主席的陶瓷雕像。
3.2 改革開放到現在
改革開放的到來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一個開放發展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全國各行各業都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在社會、文化等方面,西方國家不斷地與中國的相關方面進行交融,也對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時期,中國陶瓷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元素,繼承了中國的傳統,吸收了西方的創新,為中國陶瓷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傳統的手工陶瓷作坊也得到了振興和擴展。受西方雕塑和繪畫的影響,中國陶瓷想要進入西方的現代時代,但又無法擺脫傳統陶瓷的陰影。許多陶瓷藝術家從原始的傳統繪畫中尋找靈感,并將西方元素融入到陶瓷創作中。讓陶瓷作品更貼近作者原本真實的想法,表達作者最真實的想法。
近年來,我國許多陶瓷作品均造成了自省與價值的元素,即概念陶瓷。它有所不同在以往陶瓷作品的元素取決于作者想要達和觀者思想的碰撞與情感共鳴。可說,概念陶瓷對陶瓷藝術具備劃時代的意義。它對于陶瓷作品展開了全新的詮釋,剝奪作品一種個性與創意的感覺。
畢竟,陶瓷本身亦是一種民間藝術。由于于古代,陶瓷是我國的代表產品。歷經幾代人的傳承,陶瓷的影響是十分小的,它已淪為我們民族文化之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陶瓷本身便像一本書。陶瓷的設計便像一段歷史,可自有所不同的時代,有所不同地域的人們的審美取向,生活狀態與文化發展程度之上看出。
4陶瓷塑形在陶瓷藝術領域的運用
4.1 平面借鑒
在裝飾陶瓷作品中,圖案裝飾和色彩元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參照是指于二維平面之上的創作,越來越靠近一般所指的藝術范疇。它和設計理念、表現形式、藝術手法等均十分相近。對這種平面形狀的陶瓷雕刻表現形式,民間藝術和陶瓷藝術的融合取決于間接汲取民間藝術圖案、圖案、色彩元素等工藝元素。最為常用的表現形式是陶瓷繪畫。陶瓷藝術家間接用毛筆于陶瓷之上展現出民間藝術的相關圖案,接著之上光燒做成瓷板畫,這是最為簡單的表現。
4.2 立體構造
民間藝術中的立體結構是指在造型上“直接運用立體角度”。和平面參照有所不同的是,三維結構是改由陶瓷的形狀來辨識的形態語言。常言道,如果人們看見陶瓷作品的形狀時,他們立即感受到某種民間藝術。我曾于世界陶瓷衛浴設計大賽之上取得過設計金獎。自這件作品的外觀可看到,它的形狀是一個勺子。于中國古代,勺子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必備物品。它不但可用來做水或是裝飾品,也可用來交好運。作品的創作者于作品之中引進了葫蘆的傳統元素,不但減少了作品的設計感,所以把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理想融合。勺子是每個人的日常必需品。勺子的使用于我們的歷史之上亦非常晚期。它可上溯到約7000年后的河姆渡文化。它應當是人類歷史之上最為遲的生活用具之一。一個獲獎作品于全球浴室設計師于上海舉辦,它采用一個傳統的勺子形狀設立一個浴缸。浴缸的內部裝飾使用了現代、傳統的裝飾圖案,浴缸的雄偉是一種皇家奢侈品。這件作品于外觀之上和下面的《瓢》十分相近,有一種子母親的感覺,于展出之中特別引人注目。
4.3 意象表現
與平面基準和三維結構相比,圖像更加抽象。它指的是意義的概念,及對神的文字、對于“喜愛和不喜歡”的追求。簡而言之,便是讓事情變得直觀,暫停王國。這種“似因而絕不似”的意境來源于生存,但是亦承受著生活,是對于現實生活的提煉。意象于陶瓷裝飾之中以此意象的形式應用,可越來越好地傳達我們的傳統文化。于眾多現代陶瓷裝飾之中,最為深遠的是意象是“魚”的陶瓷裝飾。于“魚”作品之中,意象的應用能越來越好地展現中國畫。“魚”于古代中國人的思想之中占據關鍵的地位。它不但是食物,所以象征著迷人的含義。于我們最為遲的穴居人的遺址之中找到了大量的魚骨與魚飾。這些魚的裝飾可說是當時人類文明的象征。此后,魚遭許多原始人用作圖騰,并且遭剝奪了非常好的含義。時至今日,“魚”依然受許多陶藝家的喜愛。人們再次于陶瓷作品之上描繪魚的文化,剝奪陶瓷“魚”以此生命。這種民間藝術代代相傳。
總之,陶瓷造型于陶瓷藝術之中的運用,可依據陶瓷藝術家的理解與愛好,透過獨有的陶瓷制作語言來演繹藝術家的視覺。藝術家們透過現代理性思維,應用有所不同的陶瓷造型表現手法,應用現代表現手法。這種形式塑造了民間藝術,進而重現了民間藝術。于現代生活之中,人們渴望簡潔,認同本土文化,提倡回歸自然的理念。這合乎中國共存轉型的可不斷世界觀。除此之外,注重民間藝術,發揚民間文化,不但可多樣人們的精神生活,亦可增進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中國陶瓷藝術作品的發展應越來越余地反映中華民族獨有的中國文化,充分發揮民間藝術的作用。這把使中國陶瓷作品獲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詳盡的發展,體現東方藝術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張悅,任遠.中國傳統紋飾在現代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中的運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6(10):183.
[2]任遠,張悅.淺談陶瓷設計中傳統紋飾的作用[J].藝術科技,2016,29(07):70.
[3]張偉.中國傳統紋飾在現代陶瓷設計中的應用[J].佛山陶瓷,2008,18(1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