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恒飛
【摘 要】從根本上來講,民族聲樂藝術是我們國家十分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在當下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而隨著人民群眾對民族聲樂藝術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民族聲樂藝術也逐漸進入到課堂之中,在各種音樂院校、音樂研究機構以及民間的一些聲樂演唱團體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當前的全新時代背景之下,社會在不斷地進步,人民群眾不斷地追求藝術,民族聲樂藝術在今天也是更加富有生機。而在時代發展的影響之下,民族聲樂藝術也在持續不斷地更新換代,在這之中,其作品創作的手法、演唱過程中運用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模式都得到了十分優秀的創新和優化。本文主要通過對當前時代背景之下民族聲樂藝術的教學情況、演唱方法以及作品的創作手法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對民族聲樂這門優秀藝術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新時期;民族聲樂;多維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3-0051-02
一、新時期民族聲樂藝術的概述
民族聲樂藝術是一門來源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優秀藝術,是人民群眾將自身的思想感情通過音樂的方式傳遞出來的一種藝術,我們國家的傳統民族聲樂藝術包括傳統民歌演唱藝術、曲藝說唱藝術以及戲曲演唱藝術等。我們國家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在藝術這一方面也是有著較明顯的特征,從民族聲樂風格這一角度分析,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各個地區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情況以及性格方面都存在著明顯差異,從這一背景就能夠看出,我們國家的民族聲樂藝術必然是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并且在風格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具有多元化特點。民族聲樂藝術具有科學性、民族性以及藝術性。其中民族聲樂藝術的科學性能夠從演唱方法的科學程度體現出來,我們國家在正式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以后,民族聲樂藝術也與西方美聲演唱方法之中的混聲唱法進行了結合,從而使民族聲樂演唱的音域更加寬廣,聲音方面也更加符合當代人民群眾的審美;其民族性能夠從演唱過程中情感的應用以及各民族語言、地方方言的使用上看出,在聲樂藝術作品的演唱過程中講究的是“字正腔圓”;而藝術性能夠從聲樂藝術作品的創作以及演唱者的思想感情兩方面體現出來。在我們國家正式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以后,西方的一些文化不斷進入,部分具有先進思想的藝術家嘗試將傳統的民歌演唱方式與美聲演唱方法進行結合,形成了民族聲樂演唱方法,這對民族聲樂這門藝術的發展到了十分有力的推進作用,而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民族聲樂藝術也不能夠就這樣停止發展,其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創新。
二、當下民族聲樂藝術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
從當下我們國家民族聲樂的教學情況來看,對于聲樂教師還是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單單需要其具有十分優秀且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在聲樂的演唱方面也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只有達到這一標準才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進行全方位的講解。在20世紀中期,有很多學校在開展民族聲樂演唱的教學中會請民間的一些藝人進入到課堂之中,將最為地道的民間音樂帶入課堂,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們學習到地地道道的原生態民族音樂,而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新時代背景之下也值得提倡。通過轉變教學模式,能夠使得民族聲樂藝術的實際教學內容更加全面深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民族聲樂藝術演唱方法的進步與發展
民族聲樂藝術的進步與發展是與時代背景之下的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的發展具有密切的聯系,與此同時也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存在不容忽視的聯系。各個時期的時代背景不同,民族聲樂藝術所使用的演唱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而我們國家在當前時代背景之下所使用的聲樂藝術演唱方法就是原生態演唱方法與美聲演唱方法結合而形成的。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民族聲樂所使用的傳統演唱方法是具有各個民族語言特征的,所使用的發聲技巧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自從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實施以來,西方的一些藝術文化傳入我國,使得民族聲樂演唱方法在原生態唱法的基礎之上結合了美聲演唱方法的科學發聲理論,在這一影響之下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具有體系的演唱方法,而隨著歌唱家在國際聲樂比賽之中頻頻獲獎,這種新型演唱方法在世界范圍內受到肯定。隨著當下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正在不斷地深入,演唱方法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以美聲演唱方法為發聲基礎,結合我國獨特咬字韻味的演唱方法被研究出來。
四、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
西方文化傳入我國后,其美聲唱法與電子、搖滾等流行音樂元素相繼被國人所熟知。由于背景與中國不同,使得美聲唱法與傳統民族聲樂的唱法各有特點。美聲唱法是一種“高雅和寡”的聲樂,更注重于“聲”,而民族唱法更注重于“詞”。兩種唱法在內容與形式上相互交融,經過不斷的總結研究,在實踐中確定發展方向,最終形成新形式的民族聲樂,并且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即為新時代民族聲樂。新時期的民族聲樂是在傳統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相融合的基礎上,將傳統民族唱法的精華、美聲唱法的技巧、通俗元素融為一體的新型唱法。這種唱法不僅與傳統民族唱法不同,與美聲唱法也不盡相同,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個性新唱法。使民族唱法與西方唱法相結合并非易事,新時期民族聲樂能彰顯東方特有的氣質與魅力,就必須要找到合適的結合點。加強對美聲唱法的訓練,保持傳統民族唱法的語言韻味,不斷地學習與訓練。聲樂審美要求也隨時代而發展,傳統的審美要求為“字正腔圓”,而現在更多的是民族聲樂、美聲與流行因素相結合下的新的審美標準,這一標準更是在社會發展下生活與實踐的結果。隨著歌唱家不斷地發掘創新,民族聲樂的創新從青澀走向成熟,同時也使得民族聲樂的教學進入新的領域。新時期的民族聲樂應該是充滿民族特點與科學性的聲樂,若離開了這兩點,不僅不受群眾的歡迎,更缺乏發展的潛力。新時代民族聲樂響應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是歷史的選擇,在整個創新過程中突出其本身的魅力。新時代的民族聲樂是時代的產物,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創造更優秀的作品,值得人類探究與深思。
五、結束語
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民族聲樂藝術并沒有止步不前,而是跟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不斷發展。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模式、演唱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聲樂藝術的創作方法都有了相當明顯的發展與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當下人民群眾對于藝術的審美需求。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民族聲樂藝術依舊要持續創新,在世界范圍內展現出屬于我國的藝術美,在得到我國人民群眾欣賞以及肯定的同時也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向全世界宣傳。而在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之中,也應該對傳統的授課方法做出相應的轉變與創新,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深層次的學習與體會,從而了解民族聲樂演唱方法之中的精髓。在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進步與發展過程中,也應該盡可能地轉變過去所應用的較為單一、科學性不強的發聲技巧,將傳統方法與科學的美聲演唱方法進行結合,從而創造出屬于新時代的民族聲樂藝術。
參考文獻:
[1]李曉紅.繼往開來歷久彌新——中國民族聲樂在當前的思考[J].安順學院學報,2008,10(6):85-87.
[2]匡祎.新時期對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發展理念的辯證思考[J].音樂生活,2015(5):108-109.
[3]鄭健.人類聲樂藝術視閾下民族唱法的多維融合[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