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良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提問過程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檢驗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圍繞教學目標挑選問題,并善于捕捉課堂的提問時機,然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接下來,結合日常的教學經驗談談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提問;針對性;引領性;樂趣性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消化吸收知識的過程,因此,課堂提問就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中間紐帶。并且,數學這一學科在小學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是因為學好數學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做好鋪墊,還因為學好數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師有必要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提問就可以很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了能使課上教師的每一句話都對學生有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之前精心打磨自己的語言。接下來,我將談談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進行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圍繞教學目標精選問題,使提問更具針對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如果教師想快速直接切入知識點,就需要非常熟悉教學目標,并且還要對問點進行精心選擇,這樣提問才會更有針對性。另外,教師在選擇問題時,除了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外,還要緊密聯系學生的興趣點,這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欲望,進而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探索知識。
我們以“分數混合運算”這一部分的講解為例,圍繞教學目標提出一些問題,展現課堂提問的針對性。首先,我們為學生講解這一部分的基本內容,讓他們掌握本節要點知識;接著,教師為學生布置幾道題,既可以檢驗教學效果,也可以讓學生自行進行總結;然后,我們為學生拋出這樣的問題:“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一樣嗎?運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踴躍發言,通過學生的表現,教師進行相應的總結和補充。由此可見,圍繞教學目標精選問題,不僅可以讓課堂提問更具針對性,還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他們有探究的欲望。
二、善于捕捉課堂提問時機,使提問更具引領性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有時候一節課下來,教師沒有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但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教師將課堂提問作為實現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導致在課堂上問題滿天飛。我們常說,過猶不及,這兩種狀況都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因此,要想課堂效率更高,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提問時機,這樣提問才更具有引領性。
我們以“百分數”這一部分的講解為例,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在不同的時機進行提問,體現課堂提問的引領性。首先,我們在課程開始之前為學生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大家在生活中見過百分數嗎?有什么特征呢?大家會讀這些百分數嗎?”接著,我們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詳細講解這部分知識,讓他們對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掌握;然后,我們再為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現在都會讀、會寫百分數了嗎?那哪位同學可以總結一下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和區別?”最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總結,并進行鼓勵。由此可以看出來,這些問題都是在恰當的時機提出來的,既分散了難點,又充分體現了重點,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提問,學生思考并回答完以后,就基本完成了相應部分的教學要求。這一方法體現了教師對課堂知識以及傳授過程的把控,所以便使課堂提問具有引領性。
三、通過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使提問更具樂趣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愛玩的特性,這就便于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地使問題新穎化并具有吸引力,避免課堂缺乏樂趣導致課堂沉悶。所以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進行提問,可以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充滿樂趣的提問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我們以“軸對稱和平移”這一部分的講解為例,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提問充滿樂趣。首先,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本節知識相關的視頻,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接著,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師為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言,這時,我們會發現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說明我們已經營造了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所以,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可以放下顧慮,進而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體現課堂提問的樂趣性。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利于教師把握課程進度,同時還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提問的質量決定了一節課成功與否,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總結和反思,優化提問方式,精選提問問題,使課堂提問更具有引領性、針對性和樂趣性,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深入思考,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而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何曉瑩.精心預設 有效提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5):50.
[2]吳從威.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2):161.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