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摘 要: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制能力普遍比較差,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其理解能力也遠遠沒有發展成熟。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結合學生的特點,將小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進行課程教學,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為他們的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特點;教學影響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具備鮮明的特點,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計劃編制工作,借此有效避免小學生具備的負面特點對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產生影響,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夠借此對小學生進行數學啟蒙,幫助他們建立數學思維,為他們未來的數學學習以及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學習特點
1.小學數學學習過于形象、抽象
現今我國小學數學教材都是由編制人員耗費心血進行加工而成的,其中蘊含的基礎知識契合當前我國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具備非常強的探究價值。在經歷過人為處理之后,教學內容貼近現實,通過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是一門具備抽象性特點的學科,其知識體系之中包含著高度縝密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如果想要讓小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就必須要通過先進技術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因此,數學學習具備非常明顯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特點。
2.小學數學學習具備系統性和漸進性特點
數學知識系統具備系統性、嚴密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保證其系統性,借此不僅能夠貼合數學學科的本質,同時還可以有效達成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由于數學知識點具備抽象性以及邏輯性的特點,因此小學生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只能夠嚴格按照數學學科的邏輯順序以及自身的心理特征進行,知識點的學習難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充分體現出當前我國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為系統性、漸進性的過程[1]。
3.小學數學學習具備接受和探索的特點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讓他們非常容易接受外界的知識,通過一系列的建構活動,小學生會逐漸對自身的認知體系進行完善。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小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惑,借此有效突破小學生存在的思維局限性,幫助他們掌握更多探究方法。雖然小學生的心智并沒有發展完全,但是其本身已經是一個能夠獨立參加實踐活動的個體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轉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應當以小學生為主體,鼓勵小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在不斷思考的過程當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1.小學數學學習過于形象、抽象的特點對于教學的影響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需要遵循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教學內容的抽象性。其次,表達的視覺形式。有鑒于此,在實際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意將具備抽象性特點的知識點轉化成為生動具體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借此有效幫助小學生對知識點的內容進行詳細了解和認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進行加法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準備一些工具,并在課堂上通過這些工具進行教學。教師先將一部分工具放在一邊并數清其數量,之后再將剩下的工具放在另一邊同樣數清數量,再將兩堆工具集合在一起數清總數,借此將加法這一課程的邏輯性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2]。
2.小學數學學習系統性和漸進性的特點對于教學的影響
數學是一門復雜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小學生很難獨立將學習任務完成。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根據不同的小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小學數學學習接受和探索的特點對于教學的影響
因為小學數學學習具備的接受和探索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問題式教學法進行課程教學,通過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合適的問題,將小學生劃分為一個個小組來解決問題,借此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有效鍛煉小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數學素養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3]。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數學教師通過結合小學數學學習特點以及其對于教學的影響進行課程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我國有識之士應當對其進行不斷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馬云云.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123-124.
[2]楊進磊.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34-135.
[3]秦冬梅.試論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106-10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