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 要:隨著國家高素質人才戰略的提出以及教育的變革,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關鍵的因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不需要額外布置作業來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利于減少學生的壓力,順應了教育部給學生減壓的號召。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課前預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能夠增加課堂的學習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對學生的預習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效率提升
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認為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過程,即課前的預習、課堂上的聽講以及課后的積極復習,學生如果嚴格按照這三個步驟來進行學習,那么學習效果必定不錯,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保障。課前的預習是這三個學習過程中最基礎的部分,對課堂的聽講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積極準備學生的課前預習環節,學生也要按照教師布置的內容認真完成,這樣雙方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動,提升課堂的氛圍和學習的效果。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當前有很多的學生認為,只要在課堂上專注、認真聽講,根本不需要課前預習,課前預習完全是在浪費時間,所以盡管數學教師一再強調要進行課前預習,但是依然我行我素、不置可否,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對預習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效果表示懷疑,這部分學生很有可能曾經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預習,只是簡單地對章節內容翻看一遍就認為預習完成了,但是后來發現對學習成績并沒有多大的幫助,于是就放棄了課前預習[1]。
2.教師缺少對學生預習效果的檢查
很多時候,數學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當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沒有進行檢查,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即使不預習也不會被發現,對學生的預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同時數學教師也不清楚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針對性地調整課堂授課策略。有可能對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重復講述,但是對于學生為深刻體會的知識點卻一帶而過,造成學生預習和課堂教學的脫節。
3.學生預習的時間過短
當前學生的作業量普遍偏多,學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完成課后作業,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會壓縮課前預習的時間,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再加上教師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需要關注、掌握什么樣的關鍵點,導致學生的預習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很有可能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預習卻沒有把握內容的要點,掌握的全是不重要的知識點,這就導致了學生預習效率低下,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二、對于小學數學預習的優化設計
1.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當前我國的課堂教學方式乏善可陳,教師在講臺上講述、學生在下面聽講做筆記是最常見的授課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甚至很少需要學生思考就能夠得到全部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重點突出學生“記”的能力,但是對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沒有體現。這是我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差的原因。為此,數學教師可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安排學生提前預習,由學生對某一章節的內容進行講述,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同時也強化了預習的效果。畢竟一個學生想要不出丑,講好課堂內容,就需要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并且這些準備工作完全是自發的行為,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一個極大的提升。如在講到“分數”時,可以安排學生講課,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自行設計跟分數相關的練習題,加深對分數的理解。教師只是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補充。
2.為學生明確預習的方向和內容
如果沒有數學教師的特意說明,小學生很少能夠找出哪些是重要的知識點、哪些不是,預習起來難免不知道側重點,而是將所有的知識點一把抓,這樣不可能保證預習的質量。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要求小學生提前預習時,要給學生劃定明確的預習內容,這樣小學生就可以重點對劃定的內容進行系統預習,使預習的效果更有效,學生對于預習的內容理解更加深刻。如學生需要學習“小數”這一內容時,可以明確告訴學生需要關注的知識點有哪些,比如:小數的意義、小數的組成(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小數的分類(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小數等)。學生重點對這些內容進行預習,教師在課堂上講到這些知識點時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體會。
3.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學生對于黑板已經產生視覺疲勞,不管內容有多么重要,都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更感興趣的多媒體工具,將每一章節的預習內容放到公眾號上,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協助下進行預習,增加新鮮感。如學生需要學習數的預算,就可以在公眾號上找到相關的預習資料,比如:整數四則運算、小數的四則運算、分數的四則運算以及各種運算法則等。該公眾號還具有簽到的功能,便于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抽查。
三、結束語
通過加強小學生的預習,使學生對于主要內容有一個了解,之后再通過教師的深入講解,學生就能夠對于知識點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知,對于知識點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教師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改變課堂的教學方式等,使學生的預習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效率更高,從而促進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形成正向反饋。
參考文獻:
徐建星.GX實驗教學原則的形成與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