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斌 (江蘇海安市城東鎮西場初級中學)
初中數學學困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學困生的形成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學習情感的偏差,針對學困生的情感特征應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有利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擁有積極向上的情感。
在初中數學學困生中,有部分學生出現學習困難并非是個人智力原因導致的,而是由于出現學習情感態度問題引起學習效率低下,進而成為學困生。只有充分調查分析學困生的情感特征,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有效提升學困生的教學實效。
例如,教師通過對學困生和學優生進行數學學習自我效能感進行調查,設計包含“我相信自己能夠正確完成老師布置給我的數學題目”“我認為我自己能夠在下一次的數學月考中獲得好成績”等問題的問卷。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學優生普遍具有較高的數學學習信心,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樂觀。而學困生則相對來說缺乏數學學習的信心、對自己的能力持懷疑態度;學困生普遍將自己學習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能力不夠”“自己運氣太差”,學優生更多歸結為“學習方法不當”“努力不夠”等原因;在學習興趣方面,學困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要明顯低于學優生;在學習意志方面,學困生的學習意志普遍較低,容易被外部困難所壓倒,缺少應對困難的勇氣。
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情感問題是導致其學習困難的重要情感因素,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引導,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心態和意志。
理解和尊重是教育的基礎和基本準則,通過給予學生尊重與理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信心。
例如,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或者是老師多次講解還不能理解的學生,教師不要對學生進行粗暴的批評,而是要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耐心的輔導,幫助其找到學習失敗的原因,進而明確努力的方向。由于家庭情況、生活的社會環境以及個體的領悟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的落后,往往面臨來自教師、同學、家長以及社會的各種壓力,往往導致他們因為缺乏尊重和理解而感到沉悶和壓抑,在學習情感上形成惡性循環,阻礙其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因此,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特征給予其足夠的理解與尊重,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自信。
不同情感類特征的學困生在學習上有不同的學習表現,教師要針對其情感特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實施因材施教,提升學困神轉化的成效。
例如,對不能正確歸因學習失敗的學生我們要對其進行學習心理輔導,正確認識學習失敗的原因,認識到自身具備學好數學的智力條件,只是因為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不夠才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繼而幫助其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和樹立數學學習信心;對學習興趣缺乏的學生則要通過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其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意志薄弱的學生通過對其進行低起點、高要求的學習轉化策略,突出學習的進步,擁有學習的勇氣和意志。
因材施教是解決教學短板問題,提升教學實效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學困生轉化的教學實踐中要針對不同情感類型的學困生開展針對性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部分學生在升入初中后學習成績下滑,許多家長和教師就會產生“這孩子就這點水平,沒有數學學習的天賦”等負面、悲觀的評價,這不僅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也給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造成了打擊。因此,我們要從學校和家庭層面優化對學困生的學習評價。
例如,學校和家庭要對學生進行縱向評價,不要集中于學生學習的結果和最終的成績,而是更多地對其知識學習和情感態度的發展進行關注,在評價中不斷促進學生信心。不能將學困生與成績優秀的學生成績進行橫向對比,進而簡單粗暴地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