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實驗小學 陳明虹
因為社會環境、家庭條件以及心理素質等這些方面的差異性,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特征,除了成績好、基礎也好的學生之外,無法避免地也會存在一些學困生。而對于這些學困生而言,他們要么就是在學習方面比較吃力,要么就是在行為方面不太積極,要么是在學習態度上非常不端正,總之是會讓班主任和各學科老師頭疼不已。因此,怎樣才可以更好、更快地轉化學困生,讓他們在學習和實際生活中,得到一定的進步和發展,是當前小學班主任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所接觸的社會時間都不是很長,所以他們在各個方面上的適應能力比較差。特別是剛開學的時候,學生在面對新班級、新同學和新老師時,經常是無法快速進入和適應到新環境中。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打擊了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長此以往,就會發展成學困生。
家庭的環境與家庭成員的關系,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對于小學生,這方面的影響更是比較突出。有些家庭住房有些擁擠,環境非常雜亂,對小學生的學習以及休息都有非常不好的影響;有些家庭的父母非常忙碌,沒有時間顧及到小學生的教育問題,讓他們在起跑線上就輸掉了;有些家庭的父母常常會吵架,讓學生無法感受到來自家庭中的溫暖……以上種種對于小學生的學習都造成了非常消極的影響,也非常容易讓學生發展成一個學困生。
對于學困生,許多學校都喜歡推卸責任,將問題總是歸因于家長、學生、社會等方面,不想承擔應有的一些責任。同時,有些老師在對待學困生時,通常都會運用比較冷漠的態度,不是漠不關心,就是一味地進行批評或者指責。這種狀態在無形之中讓學困生的數量與日俱增。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方面的傳播模式也是愈發豐富多樣,尤其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更是讓一些不良的信息進入了小學生的視界。而對于年紀比較小的小學生而言,其嚴重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如若這種問題長期無法得到改善,那么這種不良信息就會給小學生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使其漸漸變為學困生。
課堂是小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陣地。在轉化小學學困生的時候,不但需要各學科老師給予重視,更需要班主任在教學中為小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比如,在教學小學語文《掌聲》這一節課時,首先就必須要進行科學的備課。備課可以說是教學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教學的前提條件。小學班主任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將學困生充分考慮進去,把教學的目標劃分為三種等級,使不同層次的小學生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區,并且都可以得到相對的提升。其次,運用豐富的教學模式,如:分層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要擯棄那種比較單一和枯燥的模式,善于使用合適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勵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最后,還要創設一些難易程度相當的教學內容。在設計內容時,必須要難易程度適當,不但要關注到那些能力好、基礎強、成績優的三好學生,更是要考慮到學困生的基本情況。面對那種有些難度的問題時,可以讓班上的學困生進行回答,然后由三好學生進行補充和指正。如此,才可以構建一個優良的課堂教學環境,幫助小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
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的時候,小學班主任不能過于著急,而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去深入地了解和探究學困生自身的一個積極因素,并及時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幫助其建立自信心,讓學困生明白只要努力、刻苦,就可以得到相應的成功。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善于和小學生成為朋友,經過平等的交流,去了解學困生的心理、學習及實際生活的狀態,并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和愛護。比如,可以在課余的時間,與學困生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給予學困生一種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個簡單的問候,都能讓他們感覺到一些溫暖,加速學困生的轉化及成長。當然,在關心和愛護學困生的同時,班主任還要給予他們相對的一些約束。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和每位學困生都制定一個約定的機制,給其一些外界的約束,讓學困生在這種約定的推動下不斷規范自身的行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生出挑戰和改變自己的欲望,讓學困生在無形中增強自信心,迅速地成長起來。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中的主要領導者,其擔負著教育的責任。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班主任的目光要開闊,不可以只局限于班級里的一些不足,一味地埋怨和批評教育學生,讓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轉化學困生時,班主任可以和家庭進行合作,這樣可以讓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更好更快地完成。比如,可以對學困生進行家訪,也可以請家長到學校中來,還可以利用微信或者短信等方式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互通有無。經過家校的共同努力,班主任的工作不但可以得到家長的認可,更行之有效地轉化了學困生,效果喜人。
在小學,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最是密切。因此,構建師生間良好的互動關系,對增強老師了解學困生、提升學困生對小學班主任的信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班主任在構建師生間良好關系時,首先需要從自己的素質入手,還要不斷地增強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給予解決,同時還要增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就會讓一些道德修養上有缺陷的學生,在榜樣的影響下,漸漸被教育,并且在對比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升對自己的約束;其次,班主任還需要注重管理的方法,即要善于利用尊重、信任以及平等的態度,走近學困生,為學困生提供一個和優等生一樣,參與管理和接受老師引導的機會,并且運用真情實感讓學困生也感覺到班級帶來的溫暖,繼而提升學困生對班級的責任感及歸屬感。
總而言之,學困生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無法忽視的一個群體,對他們的轉化也不是一時就能完成的。作為小學班主任,在轉化學困生時,必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心理上去重視、理解及尊重他們,然后深入地探究形成學困生的原因,并積極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增加學困生的信心,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進而提升學困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實現自己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