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銅梁區第一實驗小學 胡永剛
從現實情況來看,生活化教學策略之所以深受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歡迎,主要歸于幾方面原因:其一,現實生活元素的引入有益于課堂輕松氛圍的營造,進而有效引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其二,大多學科知識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總結提煉而來的,因此借用生活化策略往往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等等。綜合此一系列現實情況,小學數學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成為明智之舉,但對于具體如何實施應用,各任課教師仍需進行一定研究,以最終實現高效教學。
鑒于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科知識的緊密關聯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搜尋一些生活中的具體數學現象事例,然后在課堂導入環節講述給學生們,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奧妙,同時引入即將要講解的知識點,這樣小學生即可被深深吸引,從而易于對接下來教師所講相關內容產生學習熱情,有益于教學效率提升。
例如,在正式開始為學生們講解《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就以生活中的事例作為開頭引入了即將要講的數學知識,具體內容為:商店里一包話梅的價格為5.3元,一包大白兔奶糖的價格為6.2元,而一個維尼熊玩具則需要花費13.45元,我只想從中選擇兩樣東西來買,那么請同學們幫我想一下最多需要帶多少錢?最少需要帶多少錢呢?緊接著我就引入了小數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在以上生活現象敘述過程中,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自然地聯想到自己生活中的購買經歷,感受到一定的熟悉感、親切感,進而在問題解決目的的驅使下產生極大學習興趣與動力,為學科能力的有效鍛煉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數學學科知識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學生們需要充分發揮數學想象進行深入探討,才能夠真正領會其中的深刻原理,這同時也就對學生相關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在平時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適時結合生活元素向學生們提問,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鍛煉的機會與時間,久而久之,小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勢必就可以在此有效訓練過程中慢慢拓展,并最終達到預想水平,有益于學生持續而深入地進行接下來的學科知識學習活動。
例如,在為學生們講解《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這一部分具體知識內容的時候,每當理論性講解告一段落,我都會適時根據先前所講向學生們進行提問,其中就包含一些融合生活元素的問題,如:“商店里一支鋼筆的價錢是3元,而一個書包的價錢則是150元,請問書包價格是鋼筆價格的多少倍?”“幼兒園班主任買了30個蘋果,她打算為每個小朋友分3個,那么請問最終多少個小朋友可以分得蘋果?”接著,我就鼓勵學生們結合實際與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思索探究,而我只在一旁適時給予一定的提示與科學指引,最終不出意外,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解出了正確答案,而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有效鍛煉與拓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的最終目的還是鍛煉增強學生們的綜合學科能力,為學生應對學科考試以及生活應用提供助力,由此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實際教學活動就顯得迫在眉睫了。因此,在平時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需要適當地為學生們布置一定的生活實踐型作業,給予學生充分應用所學數學知識的機會,益于他們在鞏固深化學科知識的同時大大提升數學綜合能力,達成預想教學目的。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一部分教學過程中,我帶領學生們仔細辨認記憶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而進入作業布置環節,我則為學生們設計了一項生活化的實踐作業。具體而言,在課下的時候,我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要求學生家長帶領學生們進行一次真實購物體驗,即給予小學生一定人民幣,讓學生自行從商店選擇物品、詢問店員價格、付錢等等,而在此過程中,學生家長不要過多干預,而只給予一定的正確指引。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們不僅進一步鞏固了課上所學,同時還有效增強了數學知識應用、問題解決溝通等綜合學科能力,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
總之,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際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幾乎每個教師都會或多或少地依靠此方法教授相關學科知識,但相伴而來的教學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各任課教師就需要時刻進行自我反思,以在不斷完善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方式的同時大大提升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