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飛
(江西省鉛山縣第二中學,江西 上饒 334500)
分層教學法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差異性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在實際課堂中,教師需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內部差異,利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內在潛能,不僅僅將重點放在學習成績上,而是放在學生能力培養中。
分層教學法在實際英語課堂應用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第一,提升教學效率。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課堂內容較多,同時難度較大,為了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學習到知識,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式,同時教師在正式學習之前預設出可能出現的問題,保證整個教學課堂的有效實施。第二,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在實施分層教學法之前,教師需要先對學生進行分層,這一過程能夠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以及學習態度,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才能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溝通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1]。
教學計劃是實施教學的前提條件,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例如,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學優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在甚至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針對學困生,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置為記憶詞匯、句型以及語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針對中等生,可以在完成基礎學習內容之后,利用學習知識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針對學優生,則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學到符合自己學習能力的知識,將分層教學法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出來[2]。
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對象為學生,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分層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學習基礎、學習態度以及思維能力等標準展開劃分,保證最終層次劃分的科學性。在完成分層之后,教師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學生的分層情況,保證學生分層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小組學習法與分層教學法相互結合,一個層次的學生分為一組,布置相同的作業和學習任務,這種方式能夠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適合自己水平的學習任務,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除了這種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讓學生之間相互協作,互相幫助,利用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實現共同進步[3]。
學生接受能力不同,教師采用的教學進度也需不同,學習基礎越薄弱的學生,教學進度需要適當放慢,保證學生能夠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例如,在講解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適當擴充優等生和中等生的學習內容,使其能夠接觸到基礎知識以外的內容,而針對學困生,則需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教學中,適當放慢教學進度。在差等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教師帶領優等生聯系語法知識和對話知識,從各個方面對學生展開教學。通過對教學進度展開分層的方式,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4]。
課堂提問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實現良性互動,通過分析學生答案,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使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根據學生層次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教師在講解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這一課時,可以設置三個難度的問題,針對優等生,可以提問“If you ride a bicycle,how do you get there?”啟發學生對其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并說明中自己的行駛路線。針對中等生,可以提問“How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針對學困生,可以提問“What does the second sentenc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使其重點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通過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學習不同的內容,將分層教學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5]。
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本文從分層教學法在教學計劃、教學對象、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問題中的應用展開研究,提升了分層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際價值,同時還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使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情況相互吻合,最終達到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