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冰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大王店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8)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是教師對班上學生的情況十分了解,并根據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設置相關的問題策略和學習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而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同一節課中都有所收獲,特別關注了學困生和中間層的學生,讓學習優秀的少部分人更優秀,讓中間層的學生在掌握重點知識的基礎上對適度的突破,而讓學困生將基礎知識掌握的更牢。因此,提升了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
同傳統的英語教學相比,在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體現了對全體學生的尊重,在課堂上教師會將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課堂轉變為更多的師生互動,因此,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更進一步。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學習的壓力反而減輕,學生變會喜歡英語課。因此,學生的主觀學習態度也會更加的積極。在課堂上學習的方法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在英語教學的實踐中實施分層教學法不僅體現在老師對教育對象、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上的分層,而且通過一定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同層次的學生會根據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提前進行預習,從而改善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在長期的堅持中學生能夠有自己的主觀判斷,回到不同層次的教學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也成為了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樂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探討。小組內也能夠實現優等生對學困生的幫扶,從而發揮出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優勢。
初中英語教學長期受到各種考試成績的制約,在教學實踐中很多英語教師為并沒有針對各層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而是盲目的朝著統一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因此,在所有的班級中都會產生三個層次的學生即:優等生、中間層的學生、學困生。并且優等生因覺得很容易達到要求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學困生因覺得難于達到要求而產生自卑心理的局面。所以,兩級分化現象就愈演愈烈,所以,實施分層教學首先是對教育的對象進行分層,從班上的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科學的認識不同層次的學生并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學困生只需達到基礎性目標,中間層的學生增加提高性目標,而優等學生可在中間層次的學生的基礎上再增加發展性目標,如此讓全體學生都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完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才能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實施分層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班級授課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建立科學的學習小組是能否取得實際效果的重要途徑。首先,要將三類學生進行科學的搭配,小組內六個人左右適宜,并且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在小組內由優等生擔任組長,并給每個學生進行合適的角色定位,達到“量體裁衣”。這樣保證了在小組內人人有事做。其次,在進行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小組設定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小組經過探究都能夠有所收獲。而且極大的挖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實施分層教學的目的是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也應摒棄傳統的以考試分數為主的終結性評價,而是注重過程性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分層標準。即同樣的分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語和評價。此外,教師同樣要發揮小組評價考試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教師實施分層教學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做法便是建立科學的“學習小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元化的小組競爭十分重要,這樣不僅僅可以實現小組內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競爭,而且學習小組之間也能夠實現不同的競爭。在這些競爭的過程中,每個學生必須明確自己對小組的貢獻及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幫扶作用,學困生也能夠增加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以及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而小組競爭的同時,教者可再鼓勵不同小組的相同層次的學生形成良性競爭,比較各自的進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以學生為本的要求。在班級教學過程中開展各種類型的分層能夠讓教師正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從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同時,根據不同對象設計和組織教學能讓全體學生各有所得,學生的學習潛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