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摘 要:應用題是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重難點,該時期小學生抽象思維發展不完善,他們以形象認知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合教學內容,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實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應用題;小學數學;解題能力;線段圖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應用題增多,很多學生覺得應用題難。其實小學生應用題做得不好大多數是閱讀題意過程中理不清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也就是沒有理解明白題干所表達的邏輯意義。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我們就要以形象、直觀的方式來設置教學方案,以學生熟悉的方式引導他們掌握分析邏輯關系的方法。鑒于此,下面我們就從教學實踐出發談一談怎樣以形象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提升應用題解題能力。
一、學會線段示意,形象表達題意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育初期,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看到文字描述的應用題可能短時間形不成連貫思維,抓不住其中邏輯思維的重點。因此,我們可以教會他們運用形象的線段圖來示意題干,將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成直觀的線段關系,這樣就能讓數量關系一目了然,就能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案。
如題:某網上,三天共售出鞋子600雙,已知第一天售出200雙,第二天售出230雙,那么最后一天售出多少雙?
這道題出現了三個數量,他們和未知量是什么關系呢?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思維可能有點亂,那我們來用線段表示一下理一理:三天共出售鞋子600雙,那我們就畫一個線段來表示600雙鞋子,第一天售出鞋子200雙,那我們就在線段上截取第一天的200雙出來,同理,表示出第二天賣的230雙,要求的未知量是第三天賣出多少雙,我們也如法炮制,這樣一來,數量關系就明朗了,以形象為主的中低年級孩子們很容易理解這樣的思路,就能準確找到解題方案:三天總售量分別減去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售出量,得到的就是第三天的售出量:600-200-230=170(雙)。
用線段圖示意應用題是小學數學常用的剖析方法,我們要在中低年級就開始滲透這種方法,這樣孩子們分析應用題才能透徹到位。
二、結合形象體驗,探析數學原理
數學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操作性,它在我們生活實踐中有廣泛的用武之地。對于學生不太容易理解的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來整合教學方法,可以通過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引導實踐體驗,讓他們在體驗中探析數學原理,最終掌握一類問題的解決手法。
例如,許多同學在4年級學“雞兔同籠”問題時做不出,教師講解幾次過幾天又忘了。這種情況我們也不要氣餒,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徹底弄懂其中的數學原理。我們可以通過形象的活動演示來讓學生參與體驗,強化認知。如例:雞兔同籠一共35個頭,94只腳,雞兔各有多少只?我們可以讓同學們演示:有的扮演雞,有的扮演兔子。演員出來后我們問大家一個常識:一只雞幾個頭幾只腳?(一個頭2只腳)一只兔幾個頭幾只腳?(1個頭4只腳)。好,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做活動:所有雞兔都抬起兩只腳,這樣一來扮演雞的坐凳子上了,而每只“兔子”還剩2只腳在地上。這樣根據剩下的兔子的腳數就能算出兔子數量。為了強化學生認知,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雞兔數量來演示,讓同學們徹底掌握其中原理。
小學抽象思維不發達,數量多的復雜性應用題他們不容易理解,我們要教會他們善于以形象的方式來剖析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聯系生活實際,引導主題探究
知識來源于實踐,服務于生活。小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體現,為了強化學生活學活用的意識,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聯系生活實踐來啟發學生多觀察、勤思考,運用自己所學數學知識來剖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生活中的問題往往夾雜著很多其他因素,同學們要篩選出有用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最近出了兩個電話業務,A業務月租30元,跨區主叫0.3元/分鐘;B業務0月租,跨區主叫0.6元/分鐘。假如王老師每月長途200分鐘,選哪個業務合適?要幫王老師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對比兩個業務的收費情況:A業務:30+0.3×200=90元;而B業務因為0月租收費是0.6×200=120元。明顯王老師選A業務合適。這個問題很典型,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交話費、階梯電價,都需要經過不同區間的分析和對比來解決問題,針對這樣綜合性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同學們在課下做實際調查,做一個相關主題探究活動,把不同的情況在學習小組內進行分析,這樣就能全方面掌握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達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四、總結
本文是我結合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小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幾點分析與理解。概括地講,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對于以形象認知為主的小學生來說,我們通過抽象的語言講解他們可能難以理解應用題中的數學關系。因此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善于以形象的方式進行啟發和引導,讓他們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讓他們“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從而將同一類應用題融會貫通,有效提升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淑梅.如何讓小學數學應用題復習更有效[J].新課程,2018(2).
[2]鄧愛勤.怎樣提高小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能力[J].亞太教育,2016(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