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梅
摘 要:學前教育關系到了祖國未來人才的培養,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深入對學前教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新形勢下幼兒教師教學能力研究作為課題,結合作者實際工作經驗,就如何提升新形勢下幼兒教師教學能力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新形勢;學前教育;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5-28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4-0125-02
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學前教育質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新的教育要求面前,教師應如何審視自身的教育責任、明確教育目標成了擺在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新形勢下幼兒教師教學能力需求分析
“不能夠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了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第一要求。如何讓幼兒教學適應新的教育要求?這對幼兒教師教學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一)教育引導能力
面對全新的素質教育目標,教師對幼兒的授課不再是單純地根據課本、教案來復述文字,這對其教育引導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兒素質教育要求幼兒不僅要具有讀寫能力,并且要求幼兒能夠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具有自主學習的欲望。
(二)安全教育能力
幼兒的安全問題已經成了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目前,復雜的社會環境已經成了威脅幼兒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面對負責的社會環境,如何教育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成了幼兒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安全教育能力目前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與心理安全兩個方面的教育內容。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能力需要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安全保護意識,在遇到自身安全問題時能夠選擇科學的安全應對措施。心理安全教育能力則能幫助幼兒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維護幼兒健康的心理狀態。目前,心理安全教育是維護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對幼兒的心理成長發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在新的教育要求下幼兒教師對安全教育能力要正確定位、足夠重視。
(三)思維拓展能力
思維拓展能力決定了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聯想能力、創造能力。幼兒的思維拓展能力能夠直接地影響幼兒的未來的發展,因此在幼兒教學體系中對思維拓展能力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
面對全新的教學環境,教師能夠利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思維拓展的訓練并不是一個單獨的課程,它實際上需要幼兒教師將思維拓展的引導、思維拓展的方法、思維拓展的延伸融入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思維拓展能力需要幼兒教師擁有良好的教學功底與思維引導能力,將思維拓展的細節融入具體的教學環境中。
(四)習慣養成能力
幼兒的習慣養成關系到其未來成長的生活、學習習慣,以及良好個人素養的形成。習慣的養成不僅僅是學習習慣的養成,生活習慣的養成也是整個習慣養成方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屬于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其模仿能力較強,因此學前階段對幼兒個人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是幼兒行為習慣的引導者,因此教師的教學行為、個人行為對幼兒的習慣養成具有直接的影響力。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生活、學習習慣的養成引導,在實際的工作中選擇科學的養成途徑來促使幼兒習慣養成,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新形勢下幼兒教師能力問題分析
面對新環境、新任務,幼兒教師的實際能力與教學需求之間出現了一定的偏差,目前幼兒教師能力的欠缺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責任意識不強
教師個人的責任意識決定了其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態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存在非常明顯的責任意識缺失問題。部分教師在工作中認為“不出錯”就是最好的工作成績,對自身所肩負的幼兒培養責任沒有清楚的認識。
目前,責任意識不強已經成了幼兒教師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障礙。教師責任意識的缺失表現為工作態度不積極、工作進取心不強,在實際的工作中很難發揮主觀能動性,甚至部分教師的職業道德問題頻發,給整個幼兒教師隊伍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家長、社會對幼兒教師工作的信任度也逐漸降低。
(二)自學能力差
目前,幼兒教師隊伍中研究生以及研究生以上學歷者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專、本科的教師占據了教師隊伍中的絕大部分。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學歷素質和小學、中學教師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幼兒教師要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來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驗證理論的準確性。
在實際的工作中,幼兒教師自學的意識相對較差。面對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幼兒教師在自學領域的活動開展相對滯后。部分教師反映,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進而直接導致了學習效率低,這嚴重影響了其學習積極性。
(三)個人能力問題認識不到位
對個人能力認識方面的問題,是造成工作能力提升不足的重要因素。目前,學校對教師個人工作能力、教學能力、交往能力方面的考察、測評存在極大的漏洞,無論是考察內容還是客觀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在開展自我評定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觀性、自夸性,因此教師在自我工作能力評定方面對個人發展的指導作用不明顯。
由于教師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所以對個人工作進步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提升幼兒教師教學能力的對策
新時期,素質教育對幼兒教師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針對目前幼兒教師教學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強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提升幼兒教師工作積極性、優化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幼兒園在提升幼兒教師責任意識方面要發揮主動性。針對幼兒教師責任意識方面的缺失,要開展積極的引導活動,通過集中授課、學習的方法來提升幼兒教師對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部分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問題突出,教育部門與學校要集中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進行培養,通過講座的方法來激發其責任心,同時注重對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進行考核。
(二)建立良好的自學模式
自學是完善幼兒教師知識體系、提升幼兒教師理論水平的重要保證。建立良好的自學模式需要抓住以下幾個關鍵點。
第一,樹立自學意識。自學意識是引導幼兒教師科學利用實踐提升自身理論水平的重要保障。通過梳理自學意識,能夠激發幼兒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能夠幫助幼兒教師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第二,明確自學目標。目前幼兒教師對教育方面的需求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新時期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具備的安全教育能力、思維拓展能力、教育引導能力、習慣養成能力是教師自學的重點內容。教師要明確四項能力要求,有重點地選擇學習內容,將具體內容的提升作為目標。
支持和鼓勵其提升自身學歷,學習與幼教相關的理論知識。或者購買、訂閱幾種有關幼教的書籍或期刊,讓教師經常閱讀,并讓教師定期寫一寫心得體會,這能夠讓其及時了解、掌握幼兒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理念。
要注重團隊的學習。幼兒園的教師都有著各自的思維方式、行為意識、知識結構、思想和性格。在團隊的學習中,不僅能充分地讓各自思維相互碰撞產生新火花,還能幫助教師交流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增進教師之間的關系。
幼兒園可以讓骨干教師或老教師指導和幫助教師學習,傳授教育經驗。這在提高新教師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能使老教師跟上時代的步伐,了解更多的新時代的信息。雙方新思想和實踐經驗的相互結合,能有效提升各自的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建立良好的自學模式需要幼兒教師對自身的理論知識結構進行把握,有目標、有計劃地完成自學任務。通過自學模式建立良好的知識儲備,為自身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
(三)建立科學的教學能力評價體系
建立教師的教學能力評價體系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讓其明確個人發展目標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需要抓住以下兩個關鍵點:
第一,全面、客觀地評價教師能力。幼兒園方面要建立科學的教學能力評價體系,通過教學能力評價體系對教師個人的工作能力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并且將對教師能力的評價信息及時反饋至個人。
第二,科學利用評價結果。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并不是為了對教師的個人能力進行排位,而是要通過這樣的評價體系來幫助教師認識到自身工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因此,要科學地利用評價結果,樹立明確的個人發展目標。
(四)評價后自我反思
教師的自我反思,主要是指幼兒教師能通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模式進行評價,針對自己教學態度和方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控。這樣有利于讓教師及時發現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正,還能激發幼兒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其在教學中得到成長和發展,并始終保持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因此,反思是幼兒教師發展的主要策略,幼兒園要根據不同的教師進行不同的反思意識強化。例如,要求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現在所教學的幼兒,是否符合現代幼兒教師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現代幼兒教育理念等。
參考文獻:
[1]易凌云,龐麗娟.教師個體教育觀念:反思與改善教師教育的新機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5):37-41.
[2]張 華.新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建構——從教師生活史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5(12):26-30.
[3]趙丹青.幼兒教師口語交際能力和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22):69.
[4]郭海艷.關于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