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榮 蘇艷萍
摘 要:小學教學也開始進行了改革與創新,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怎樣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了語文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之一。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教學的分析與研究工作,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同時還要不斷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課題之一?;诖吮疚尼槍πW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閱讀;閱讀技巧
一 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小學生拓寬增加知識的渠道,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普遍活潑好動,對生硬的說教知識不感興趣,因此閱讀教學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就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課堂效率低下,無法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環節。這就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盡最大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帶領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 為學生創建出良好的教學情境
從實際上來說,教學藝術并不是要教會學生本領,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喚醒學生相關的意識,以此來激發與鼓勵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與發展。興趣是學生做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學習興趣的影響下,才能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也就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先深入到學生中去,掌握好學生的年齡特點,明確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在此基礎上來為學生創建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與發展。首先,借助真實的情境來進行教學。對于這種教學方法來說,就是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好身邊的實際事物,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探究,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掌握。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在中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比較適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常識性的文章時,就要運用好這種教學方法。
三 教會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習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基本技巧,將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逐步教會學生閱讀的技巧,學會默讀、朗讀、誦讀以及精讀、速讀、略讀等閱讀基本功,從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增強語言理解能力,不斷體會閱讀的樂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課堂中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由地閱讀,同時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自學和思考,再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領悟文章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在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學習之后,教師要進行點撥和指導,使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有正確的理解和明確的思路。最后教師要結合課堂內容,為學生講解不同內容的不同閱讀方法,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四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
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所謂想象,就是人們根據已知的東西在頭腦中展開的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通過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力,根據已有的知識動腦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發表自己獨特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驗閱讀過程中的快樂,讓學生在閱讀中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發揮充分的引導作用,運用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文章內容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去感受文章的意境,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開動腦筋,去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引導學生想象還可以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聲形并茂的視聽感受中去展開想象,與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深刻交流。激發學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午挖掘和發現,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總之,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同樣如此。只有通過長期、廣泛的閱讀訓練,才能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增強語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探索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