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級語文教師是學生識字的導師,教師只有充分發揮教學特長,考慮并認識到學生的認知能力,靈活實施教學策略,積極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才能提高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2-0003-02
引 ?言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對學生在其他學科方面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而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是認識世界的工具,只有掌握好這門工具,才能更好地認識世界。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現狀
1.學生識字積極性較低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比較枯燥的,在現實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諸如“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抵觸心理。學生識字積極性較低,是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互動較少
在教學課堂上,學生應該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樂于提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教師應積極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實現教學互動,才能教學相長。但是在現實的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上,教師扮演教學主體,學生扮演教學客體,教學課堂全程由教師掌控,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步伐,不敢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久而久之,識字教學課堂便會缺乏本該有的氛圍。而且在現實的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有自己的教學模式。一般教材中出現的生字,教師會讓學生標注出來,最終通過講解讀音、寫法、含義等相關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和認識這些漢字。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達到了教學目的,但是將“教”與“學”徹底分開了,“教”與“學”之間的關聯被割裂,不利于識字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另外,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互動較少不僅表現在課堂上,還表現在課堂外,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之外沒有溝通交流的有效渠道,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識字教學課堂時間比較少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課程,但在實際教學中,識字教學所占的課堂時間是很少的,甚至演變為邊緣教學課程,和其他課程雜糅在一起。這種教學模式是不合理的,不僅效果不突出,也無法使學生有效掌握生字。識字教學是一個基礎性的課程,對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有的教師甚至刻意壓縮識字教學的時間,這對識字教學課堂質量的提升是非常大的阻礙。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優化策略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有趣的學習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使課堂氛圍活躍、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猜字謎的游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猜字謎游戲能使學生更加容易地記住一個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兒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此加強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2]。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這些兒歌內容簡單,韻律性極強,學生更愿意使用這些順口溜或者兒歌記憶漢字。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識字教學課堂上教師所教的內容。
2.注重教學課堂互動和交流
教師要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計劃,在保證課堂紀律和積極氛圍的同時,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積極的反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扮演好引領者的角色。識字教學課堂內容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實際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設置一些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加入生字組詞、生字造句等活動內容,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當然,在課堂之外,教師也要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教師可以通過聊天或者家訪的形式,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利用微課進行專項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作為基礎課程,教師不能將它和其他學科雜糅在一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展示生字,重點講解這些生字的讀音、含義、書寫筆畫、用法,還有這些生字背后的故事和在教材中的意義。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活躍課堂氛圍。利用微課進行專項識字教學,能使學生系統地記憶和理解生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避免在學習生字時產生抵觸心理。
4.加強讀寫強化訓練
學生識字是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不會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所以教師需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加強識字教學課堂內容的強化訓練。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并不適合生字的記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小技巧。如將象形字與會意字等漢字分類知識融入教學中,根據生字的書寫特點,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技巧性記憶方法。在課堂之外,可以布置給學生一些習題,如生字組詞造句、默寫等。同時,教師在一個小的周期內要對學生之前學過的生字進行復習和考查,這個周期可以是兩天,也可以是一周。這樣的讀寫強化訓練可以加強學生對生僻字的理解和記憶。
結語
識字教學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認識漢字,它旨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并且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多元化的價值,最終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英林.小學低年級語文開放性識字的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77.
劉幫英.培養學生識字技巧 提高語文識字能力——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J].讀書文摘(中),2018(08):114.
作者簡介:韓藝青(1981.10—),女,福建漳州人,二級教師,曾獲薌城區“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光榮稱號。從教以來,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錄像課、現場課、教學設計、優秀案例比賽并多次獲獎,參加市級名師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動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