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摘 要: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小學數學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結合教育經驗,講述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基礎;尊重;創新思維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需要高水平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有優良專業的文化知識,還具備創新思維,創新能力。這樣才會打破舊的思維模式,求發展,求變化,求進取。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自身智力、能力的發展程度上。小學生思想單純,思維活躍、敏捷,非常具有可塑造性和成長性。因此,小學教師一定要抓住最佳時機,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夯實基礎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前提
“萬丈高樓,平地起。”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學生更上一層樓的前提。而且,學生思維的發展,首先需要有豐富的基礎知識做鋪墊,沒有知識積淀,空談創新,就好比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說,教師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前,首先必須要加固好學生的文化知識根基,然后,引導學生對這些知識加以運用、深化、發展、重新建構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營造良好氛圍,尊重學生不同的思維理念
不論是研究表明,還是我們個人的體會,一個人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思維相對更加敏捷,思路也更加開闊。為此,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學生為出發點,把學生當作是真正的學習主體,引導并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敢于發言,勇于發言,使學生的思維不會因為緊張、拘束、害怕等原因變得遲緩守舊。其次,教師要能尊重學生的想法,不挖苦,不諷刺,認真分析,耐心引導,保護每一個學生的新型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結合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人們的欲望和興趣,通過一定的外部環境刺激,會變得更加強烈。所以,要想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創設一些能激起學生探知欲望的情境。比如,在教學中,教師適當地將一些數學題目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結合生活體會,促進他們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加深數學在人們生活、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度,激發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會如何動手操作、用眼觀察、用腦思維,給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一個充分鍛煉和發展實踐的機會。
四、選準知識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一般是通過教具的直觀演示,由對圓形面積的割補轉化,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思維過程。學習圓面積計算方法時,學生已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有了利用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初步經驗,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應體現在幫助學生樹立假設,一步一步地展開推理論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設計四個思考題:能否將圓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如果圓的半徑是r,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依據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整理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通過上述四個問題的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地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創造性地獲取新知識。
五、數形結合,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數”和“形”是數學教學中的兩大內容,數形結合,即能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幾何教學中,通過幾何圖形的直觀性,通過對各種圖形的表象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如果教師長期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認知進行教學,有效訓練學生借助圖形直觀,數形結合,訓練學生進行對比、類比、聯想,將會很好地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驅動學生創新思維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六、重視自主探究,為培養創新思維暢通渠道
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產生的推手。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率”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設計了一些自主探究活動。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師:參加植樹活動的有哪些人呢?生:挖坑的、種樹的、抬水的以及澆樹的。師: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下,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得到了有效培養。自覺主動的探究精神也成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產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推手。
在小學數學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積極而正確的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通過自身的探索和發現,不斷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新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星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08.
[2]曲彥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