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福意 張桂香
摘要: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技工院校應主動對接地方產業發展需要,立足于湖南省區域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立足于各技工院校行業背景和發展現狀,精準調整人才培養定位,精準調整辦學功能定位,優化全省技工教育資源合理布局,引導各技工院校做精做強特色專業,避免技工院校辦學同質化,推進各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和特色發展,為湖南省技工大省戰略服務。
關鍵詞: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19)12-0026-05
當前,湖南省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深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已經進入重要戰略關鍵期。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湖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建設技工大省的意見》就湖南省技工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為湖南省經濟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加快建成技能人才培養層次和規模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匹配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湖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發布使得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大批新興產業得到了發展壯大,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新經濟的關鍵。技工院校應主動對接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完善與湖南省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技工教育體系,實現技工教育特色辦學,不同技工院校之間辦學定位、專業設置、人才培養體系的差異化發展策略。
湖南省人社廳推進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是立足湖南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以各院校辦學歷史和行業背景為依據,主動調整相關技工院校辦學功能和定位,推進全省技工院校資源合理布局的需要。實行差異化發展,可以避免全省技工院校辦學定位,專業設置同質化發展,精準扶持相關技工院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全面提高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育質量。
一、湖南省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的內涵
近年來,湖南省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使省內技工教育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生源結構和就業質量持續改善,技工教育的社會美譽度不斷上升。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分別就技工教育和技工院校做出指示之后,技工教育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取得了很多成績,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當前的技工教育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技工院校辦學定位不準確,辦學條件差,招生困難,專業對接產業不緊密等問題一直困擾技工院校發展。一方面是技工院校高質量的就業難;另一方面是企業高標準要求的招工難。究其原因,技工院校辦學定位不準,學校之間發展同質化嚴重,技工教育對接產業不緊密。這是湖南省技工院校發展整體性問題,也是全國技工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用差異化發展、特色發展來進行相應調節。
在湖南省產業升級過程中,湖南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清除現有辦學中存在的同質化問題,強化技工教育服務湖南省產業發展能力。通過調整和優化,實現技工院校主動對接當地產業發展,實現辦學定位、專業設置,人才培養體系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二、湖南省技工院校發展現狀
近年來,湖南省技工教育突出職業能力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擴大人才培訓規模,培養了大批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充分就業、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近60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技工學校為主體的完整技工教育體系。從《湖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技工教育統計報告》可知,截至2018年底,全省各類技工院校共計129所。其中,省政府正式批復技師學院10所,批復籌建技師學院2所,高級技工學校24所,普通技工學校93所。129所各類技工院校中有62所因企業改制、招生困難、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未開展正常辦學活動,全省實際辦學技工院校共67所。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長株潭地區共有技工院校27所(長沙16所,株洲6所,湘潭5所),占全省技工院校總數的40.3%,湘北地區共有8所(岳陽3所,常德5所),占全省技工院校總數的11.94%。湘中地區共有15所(婁底3所,邵陽7所,益陽5所),占全省技工院校總數的22.39%。湘西地區共有6所(懷化2所,湘西州2所,張家界2所),占全省技工院校總數的8.95%。湘南地區共有11所(衡陽5所,郴州2所,永州4所),占全省技工院校總數的16.42%。
截至2018年底,全省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 990人,技工院校年招生總量約4萬人左右。2016年共招收新生44 757人,2017年招收新生39 352人,2018年招收新生36 881人。招生人數呈微量下降趨勢。2016年各校平均招生量約650人;2017年各校平均招生量為570人;2018年各校平均招生量為540人。三年平均年招生量超過1 000人的學校有18所,在校生規模超過5 000人的學校有8所。三年平均招生量不足300人的學校有32所。
從專業備案情況來看,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共分為15個專業大類,共設置專業280個,列舉了54個專業方向。而我省技工教育的專業覆蓋率相對較低,僅占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的64%。經湖南省人社廳備案開設的技工院校專業共13個大類,專業共180個。專業大類和專業的覆蓋率分別為86%和64%。雖然各技工院校情況參差不齊,但總體來講,湖南省技工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技師學院為龍頭,以高級技校為骨干,以普通技工院校為主體,培養層次高、中、低,培養時間長、中、短相結合的多層次、多元化辦學格局。
三、湖南省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行業企業背景不深,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不足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職業院校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加強行業指導、評價和服務,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校企協同育人。人社部發布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指出,技工院校要堅持校企合作特色,堅持校企合作基本辦學制度,建立政府部門、行業企業、技工院校合作機制,強化保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校企利益共同體,實現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專業規劃、共議課程開發、共組師資隊伍、共創培養模式、共建實習基地、共搭管理平臺、共評培養質量的目標。
全面對接行業企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靈魂和根本。實際上,我省技工院校在設置和辦學歷史中,一般都會依托某一行業企業,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傳統,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沉淀,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拳頭專業。如湖南省工業技師學院前身為化學工業部岳陽設備安裝技工學校,其主要辦學任務就是為全國石油化工行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石油化工和裝備制造安裝相關專業群成長為學校的特色。湖南省商業技師學院其前身為隸屬于湖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湖南省飲食服務技工學校,在多年發展過程中,烹飪及相關專業成長為學校的辦學特色。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的前身為湖南汽車制造廠技工學校,辦學過程中主要依托汽車行業,其汽車相關專業富有特色。相類似的學校還有很多。但縱觀全省67所技工院校,有這些行業背景的學校比例還不夠大,絕大部分技工院校沒有鮮明的行業背景,或者是原來一些有行業企業背景的技工院校,由于機構改革、產業變革等多種原因失去了原有的行業背景。為了生存和發展,這一類技工院校盲目大量開設大眾化、通用型的專業,主要集中數控模具、汽車維修、商貿旅游、電工電子、財務會計、計算機應用等專業,千篇一律,專業設置高度重合。而與湖南省重點發展的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對接不夠緊密,服務湖南省戰略新興產業的能力不強。
(二)專業設置趨于同質化
技工院校的專業設置實行備案制,即國家賦予了技工院校根據自身辦學條件,根據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需求合理設置專業的權利。由于現行技工院校招生機制體制不暢,技工院校普遍存在招生難的問題,再加之高職擴招,適齡學生減少等新情況。技工院校為了保規模保生存,多年來普遍存在超出自身辦學條件,貪大求全,專業設置隨意,盲目迎合家長和學生需求的問題。一些技工院校什么專業招生火爆就開設什么專業,以至于很多技工院校都開設有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從而造成了全省技工院校在專業設置上高度重合,同質化嚴重[1]。根據統計,僅電子商務專業全省有35所技工院校開設,電子技術專業全省有32所技工院校開設,汽車維修專業全省有27所技工院校開設,數控模具全省有25所技工院校開設。而很多技工院校并沒有開設這些專業的硬件條件和師資力量,也沒有支持這些專業成長的行業企業背景。盲目新設專業,導致技工院校專業設置同質化嚴重。
與此同時,通過對省內數控、模具、汽車維修等多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比較,發現盡管調研的多所技工院校分布省內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行業背景,當地產業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學校在辦學水平、辦學條件、辦學面向上也都有所區別。但我們所調研的同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其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等內容基本相似。也就是說,省內技工院校不僅在專業設置上有同質化的現象,其培養目標和培養質量同樣出現了同質化現象。
(三)對接地方產業發展不緊密
《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重點強調湖南要加快“制造強省戰略”的實施,構建產業新體系。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重點發展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航空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環保、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高技術船舶、農業機械等產業,實施制造業創新能力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程、制造+互聯網+服務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等專項行動,打造標志性制造產業集群、特色產業基地、領軍企業和具有較強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品牌產品,加快從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
文件要求,要繼續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和產品檔次;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以國家級產業園區為重點,配套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一批規模較大、集中度高、競爭力強的特色工業園區,推動優勢產業集聚集約發展;支持大型制造業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產能過剩長效機制,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
這份文件為湖南省產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也為湖南省技工院校如何主動對接產業發展,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指明了方向。但從全省技工院校專業開設備案情況來看,我省技工院校主動對接湖南產業發展的能力還不強,對接產業發展不緊密。經湖南省人社廳備案開設的技工院校專業共涉及13個大類,共180個專業。在湖南省重點發展的12個產業中,技工院校的人才培育服務沒有做到全覆蓋,特別是在新材料、生物醫藥、農業機械、電力裝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方面,全省技工院校基本沒有開設相關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明顯不足。
四、湖南省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的策略
(一)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辦學定位的差異化
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加強統籌,優化資源配置,針對我省當前產業發展實際和當前職業教育體系實際。在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逐步實現技工院校的差異化發展,建立起技工院校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使技工教育更加貼近湖南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實現技工教育的優質發展。省人社廳要及時指導全省技工院校,以示范性專業群項目等專項為引導,促使各技工院校主動對接當地重點發展產業,優化專業設置,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在此基礎上調整各技工院校辦學定位,實現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的差異化發展。如湖南省工業技師學院辦學定位主要是服務全國石油化工行業和湖南省裝備制造業,行業特色鮮明。近年來,隨著全國石油化工行業增長減速,核電事業快速發展,學校積極調整專業結構,主動對接核電事業,目前與中國核五、中國核二三等多家企業共建專業,為核電事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湖南工貿技師學院主動對接株洲軌道交通產業和航空產業發展,調整專業結構,新建專業系部,為當地產業發展做出了新貢獻。當然,省內還有很多技工院校辦學定位十分準確,行業特色明顯,但從湖南省技工教育的整體情況來看,全省技工院校總體辦學定位差異化發展還有很大調整空間。
(二)做強特色專業,實現辦學功能的差異化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辦學定位不同,各技工院校也應該實現辦學功能的差異化,走特色發展之路。技工院校要根據自身歷史沉淀、行業背景以及主要優勢,做優做強優勢專業,融合相關專業,形成專業群,與其他技工院校保持一定的差異性。從湖南省目前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技工院校應依據所在區域發展和功能定位,重點對接湖南省產業發展規劃擬定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集群。要逐步削減甚至徹底停辦沒有辦學基礎和底蘊的“大眾化”專業。省人社廳也可以根據湖南省產業發展的情況,著力于服務湖南省“四化兩型”建設目標,著力于提升技工院校專業群與產業鏈的匹配性,通過項目引領,依據各校辦學基礎,重點建設一批“省級重點專業”“省級示范性專業”“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群”,對于主動對接湖南產業發展的技工院校給予項目和政策支持,做精做強特色專業,實現技工院校辦學功能和服務面向的差異化發展。這不僅對技工院校自身發展,還是對湖南省技工教育整體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打造精品課程,實現專業內涵的差異化
湖南省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點就是要進一步豐富專業內涵。技工院校的主要培養目標就是培養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一類人才應該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要具有水平較高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在企業一線從事生產、管理的應用型技術人才[2]。而各個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會有所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個專業,在不同的行業、不同區域的技工院校,其人才培養方向、培養模式應該有所不同。我們要通過與企業對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編制和實施具有行業企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精品課程的設置引入和實施或者專業方向的動態調整,更多地將行業、企業元素融入進去,從而使專業和課程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據了解,目前,我省絕大部分技師學院都已經主動對接行業企業,動態調整專業內涵,打造具有某一行業企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崗位適應能力,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如湖南省工業技師學院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與中國核建合作,在課程體系中引入了更多的“核電”相關的元素,在焊接技術專業中,與中國化建合作,更多的融入“化建”元素,從而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鮮明的專業內涵。當然,省內還有很多技工院校在這方面有較為成功的經驗,但從整體上而言,我省技工院校在這一領域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四)培育特色人才,實現培養模式的差異化
實現技工院校特色發展關鍵在于培育特色人才,其落腳點在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關鍵在于與行業企業對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據我們對省內行業企業的調查研究,相同的專業在不同的行業企業,其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常規模式下培育出的“大眾化”“通用型”人才往往很難得到企業的認可[3]。因此,技工院校應根據湖南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情況,主動對接行業企業需求,探索專業與行業崗位對接、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校企協同育人新型培養模式。只有與企業聯合培養,才能借助行業企業的力量,使我們的專業具有行業背景,使我們培育的人才更接地氣。當然,培養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不會是千篇一律,各校都有不同的培養模式,這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也是實現培育特色人才的有效路徑。例如,湖南省工業技師學院裝備制造專業群,與中國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各企業合作,融入“化建”元素,實現了共同招生,過程共管,師資互通,人才共育的培養模式。依托企業各項目部建立了十余個校外實訓基地,實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所培養的技能人才深受企業的歡迎。湖南省商業技師學院牽頭組建湖南株洲湘菜產業職教集團,省內外湘菜龍頭企業和同類職業院校共計50多家單位加盟集團;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共建育人、研發、培訓基地。學校對接產業,對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對接企業崗位要求,全面實施“雙元共育,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總體而言,湖南省技工院校差異化發展是全新思維的發展策略,這既是服務全省產業發展大局的需要,也是技工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要求各技工院校以自身歷史沉淀或行業背景為基礎,實現特色化發展。沒有行業背景的技工院校也應該主動對接湖南省重點支持產業,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實現差異化、特色發展,避免技工院校專業建設重復投入,形成技工教育良性發展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劉任慶.當前職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4(9):65-67.
[2]蘇毅,馬志林.“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發展空間維度解析——基于西北五省的產業研究[J]. 改革與戰略,2016(5):72-76.
[3]楊善江.高職院校專業群對接區域產業群的適應性分析——以常州高職教育園區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3(5):9-12.
(責任編輯:張維佳)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industries pose new requirements for skilled talents. Technic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and trend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 and the industri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various technical colleges.?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hould be ccurately adjusted ,?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running schools should be accurately adjusted,?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technical resources of the province's technical workers should be optimized ,? all technical colleges should be guided to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specialized, and the homogenization of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voided to promote various technical colleges to develop diversel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fering strategic service for Hunan Province.
Key words:technical colleges; d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