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君 楊文濤 張永愛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過去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保證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即可,學生掌握了課標要求的內容,能通過考試即可,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落實,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育不能再以單純的教授知識為目的,而是要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但是現階段大部分的高中數學老師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沒有與時俱進。在此基礎上,探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著力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體系構建
數學作為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一門主干課程,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鍛煉思維能力至關重要。新時代下學生不僅僅要有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思維的提升,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反思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接納先進的教學思想,引進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從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等方面對培養高中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探究。
一、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互動較少,學生缺乏發言機會
現階段高中數學課堂依然普遍存在著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模式,這種傳統的授課模式以教師的講述為主,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目標,忽視了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有關對與錯的回答,教師拋出一個判斷題讓學生回答對錯,這種傳統的授課模式對教師按時完成授課任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在這種問答形式下,部分學生可能并未過多思考,只是簡單跟隨他人進行回答。由于同一個班級各個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可能程度較好的學生已經給出答案而程度較差的學生還未能理解題意,但是教師由于課程進度的安排并不會細究每個學生的掌握狀況,這就導致老師不能真正掌握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使得同一班級內的學生差距不斷增大。
(二)教學形式固化,互動教學成效不佳
現階段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仍以大班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成效并不顯著。在同一班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老師講同樣的知識,導致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不想聽,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聽不懂,久而久之,便會導致學習氛圍缺失,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激發。想要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首先要從教學方法入手,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對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進行提升訓練,對水平中等的學生進行常規訓練,對水平較低的學生進行補弱訓練,實施“分層次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分組提出不同的問題,開展平行課堂,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保證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主體錯位,生本課堂難以落實
在新時代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發言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貫徹落實“生本課堂”。“生本課堂”要求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然而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依然存在著教師主宰課堂的情況,傳統的教學模式對現階段大部分教師的影響較深,很大程度上對教師理解并實施新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阻礙,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教師不能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做出明確的判斷。
二、高中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措施
(一)以“生本課堂”為教學基礎
數學教學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倘若依舊采取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便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初衷。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落實“生本課堂”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數學學習主體地位,明確自身引導者、構建者的角色定位,在制定學習目標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想法給予充分的尊重,并及時指導,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
(二)以分層次互動教學為教學形式
在具體的課程設計當中,教師應當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在上課進行互動時,教師提出問題,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小組內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并進行討論,老師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識點。這種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針對不同的分組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通過分層互動,保證每一個學生均可以在課堂上理解和接受一部分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上不“掉隊”。
(三)以先進教學思想為導向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教學思想的先進性決定了教師授課的先進性,也決定了教師所培養出的人才的先進性。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推進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對先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理解與掌握。例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進入大眾的視野,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時應當緊隨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使得課堂互動多樣化、高效化。
總之,新課改的推進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一次改革都會遇到挫折與困難,數學這一學科作為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應當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培養作為新時代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其能否貫徹落實事關人才培養的成敗,事關教學改革能否持續穩定推進。因此,教師要對這一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足的話語權,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香平.基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1):69.
[2]唐萬年.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概率統計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19,17(15):138-139.
[3]白生德.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9(13):15-16.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