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以“鎂的提取及應用”一課為例,通過創設一個個與學生生活環境有關的情境,達到知識傳授和情感教學的目的,全面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情境教學;核心素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通過從海水中提取氯、溴、碘的學習,初步掌握了海水中提取物質的一般原理,如先對原料進行濃縮再分離的方法,通過氧化還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從物質化合態到游離態的轉化方法,通過金屬鈉的性質和應用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從原子結構推測化學性質的思路,所以本節內容安排在專題2最后一節是新知也是對前面內容的復習鞏固。
二、設計思路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基于上述思想,本節課的內容圍繞三個主題“應用、提取、性質”而展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一個個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逐步深入情境中,引發疑問進而產生探究欲望,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感悟
首先,好的教學設計必須創造輕松愉悅的氛圍。當我在上課前幾分鐘給學生介紹我的愿望時,學生給我的是滿懷期待的微笑,也許我的那些美好愿望也正是他們所向往的。
其次,化學實驗是最好的調動課堂氛圍的手段。本節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展開,學生動手實驗的熱情高漲,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一下子高起來。
最后,好的課堂氛圍離不開情境設計。只有老師設計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情景,學生才能找到情感的共鳴抑或產生認知沖突。當全班的學生都跟著我的思路走,我忽然產生了一種一呼百應的感覺,真正體會到了教學本是件輕松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王祖浩.高中化學新教材教學情境設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正榮.初中化學教學中情境的創設[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0(9):91.
[3]張弛.情境教學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化學教學,2009(2):59-61.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