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學柱
【摘 要】本文分析當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論述培養高中生實驗能力的方法,從原理入手著力培養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思維模式,從技巧入手著力提升運用實驗設備的能力,從程序入手著力強化學生規范有序開展實驗活動的意識,從分析入手著力增強學生對實驗現象及失敗原因解剖研究的水平。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B-0142-02
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其實驗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而且更加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具有探究性特征的實驗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廣泛關注,并且被嘗試應用到生物教學課堂當中。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研究,探索培養高中生生物實驗能力的策略,以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實驗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能的全面成長。
一、當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習慣于被動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實驗學習習慣
實驗教學是一種區別于理論教學的教育教學方式,不僅需要配備一定的硬件設施,而且更加需要師生共同培養良好的實驗教學習慣。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特別是面臨高考的高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和給予的答案,對教學內容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許多學生并沒有能力進行實驗學習,也沒有意愿進行實驗操作,而是被動地等待教師進行實驗操作演示,聽取并背誦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在這樣的實驗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演示并不能引起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而學生也沒有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特別是當學生實驗操作出現失敗時,學生往往習慣于請求教師或者其他學生代為實驗,而不會去反思實驗失敗的原因,使生物實驗教學難以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二)學校實驗條件十分有限,難以進行生物教學的深入普及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由于許多實驗課程的器材、實驗品和實驗時間相對有限,難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和設備進行實驗學習,更不必說進行拓展性的實驗操作。當前,許多高中班級仍然采取大班制教學,班級學生通常在 50 人左右,而實驗室的器材設備以及實驗耗材往往只能保證二三十人使用,導致學生只能采取分組方式進行實驗學習和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會霸占實驗機會,或者在操作過程中隨意盲目行為,導致實驗偏離教學應有的方向。即使所有學生都嚴格按照教學操作要求進行實驗,也只能保證學生體驗到書上所列明的實驗內容,而無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
(三)師生實驗理念仍然滯后,難以在實驗教學中提升教學質效
現代教育理論中的核心素養理念提出,教育教學活動要著眼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更好地強化自學、適應社會。目前許多教師的生物實驗理念還沒有切實轉變到新的教育理念上,對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沒有了解到位,而僅僅局限于讓學生體驗教學大綱上所要求的內容。在具體的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加注重生物學科相關概念和知識的傳授,而沒有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行為加以引導,也沒有關注學生在進行教學實驗時的感受。特別是當學生在生物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于自己的思考或者想象,進行一些超出教學大綱的實驗行為時,教師更多地阻止而不是進行引導,從而阻礙了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探索的能力發展。
二、高中生生物實驗能力培養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常規的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由教師按照課本要求操作,指導學生完成實驗任務,但這只是生物實驗教學的一部分功能。在實驗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而使實驗出現新的情況或者導致失敗。如何進行有效的生物實驗分析,對實驗成效及學生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過去的機械教學方式,不能將學生的實驗思維束縛在教學課本的框架范圍內,而要從更高層次的實驗思維入手,著力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實驗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從原理入手,著力培養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思維模式
在每一個具體的生物實驗中,其實都是一種物質變化的反映,內里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原理。學生只有掌握實驗的原理,才能夠通過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舉一反三,增強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
實驗原理不僅是生物現象或者相關生物學反應的基本理論,而且是構建生物理論與實驗根基的重要知識體系。無論是實驗的目的和要求,還是實驗的現象與結果,或是實驗的設備、儀器、試劑等的選擇,都與實驗原理有密切的聯系。實驗原理的掌握,可以使簡單的生物實驗進入一個更高層次,以發散的方式指導更多、更新的實驗操作,從而使生物實驗進入良好發展的狀態,同時也有助于高中生生物實驗思維的塑造。例如,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大綱的指示,指導學生剪取兩塊相同的小型葉片,分別放置在裝有蒸餾水和 NaHCO 溶液的試管當中。用真空泵將液體中和葉肉細胞間的空氣抽干之后放開試管口,可以觀察到葉片下沉到試管的底部。此時,教師不必急于讓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實驗活動,而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抽取空氣后葉片就會下沉?”“葉片下沉后,其光合作用會發生什么樣的反應?”通過提問并引發學生思考,學生可以理解該實驗的原理是利用葉片的光合作用,吸收 CO2 并轉換成為 O2 ,而 O2 難溶于水的特征將會導致葉片在水中上浮。
(二)從技巧入手,著力提升運用實驗設備的能力。
生物實驗離不開各種各樣實驗設備的操作使用,而為何選取該種設備、該種試劑,以及設備之間的組合搭配,是生物實驗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傳統教學理念下,學生只需要記下設備的名稱和安裝順序,就可以完成實驗任務并應對考試。然而在新教育理念要求下,教師應當指引學生著力提升運用實驗設備能力,深入思考實驗所需的設備、儀器、試劑及相互之間的搭配方式,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實驗設備的作用和相互影響,得以在生物實驗學習中掌握更多的實驗操作技能。
例如,在顯微鏡的使用過程中,學生往往很難根據被觀察的對象特征來選擇最為恰當的倍鏡,甚至誤解高倍鏡的性能優于低倍鏡,從而盲目使用高倍鏡進行生物實驗觀察。此時,教師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必須選擇正確的倍鏡,而應當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先后利用高倍鏡和低倍鏡,對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觀察,使學生明白高倍鏡更加適用于局部或者細節部位的觀察,而低倍鏡則更加有助于對被觀察對象的全面觀察。通過對實驗設備性能和使用原理的了解掌握,使學生更加懂得實驗儀器設備的功能,在以后的實驗過程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實驗器材進行實驗。
(三)從程序入手,著力強化學生規范有序開展實驗活動的意識
在生物實驗過程中,往往都需要進行固定程序的操作,才能夠觀察和獲得所需要的實驗結果。這些實驗的程序,并不僅僅是生物實驗的理論研究所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進行長期的反復實驗探索、經歷無數的失敗和挫折之后才得到的。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按照既有的實驗指導進行操作,雖然可以快速地達成實驗目的,且不容易出現實驗失敗或者實驗事故,但影響學生對實驗程序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進行實驗前,對實驗程序中的每一步操作都進行分析,探討實驗操作的作用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必要時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非既定程序的實驗探索,從而體會到實驗程序與非實驗程序的差別。例如,在進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實驗操作中,常規的實驗程序是“培養—— 10% HCl 解離—— 漂洗—— 染色—— 壓片”,有些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將植物根尖放在 HCl 溶液中的目的,教師不必要強行要求學生按規定操作,而是讓學生可以先跳過這一步驟進行觀察操作,從而發現未經 HCl 解離的根尖細胞難以被壓片壓散,在顯微鏡下很難進行有效的觀察。借此,學生不僅更加深刻地記住 10% HCl 解離這一實驗操作,并且更加理解植物細胞觀察的實驗原理,對生物實驗形成更加深切的認知。
(四)從分析入手,著力增強學生對實驗現象及失敗原因解剖研究的水平。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結果是教材上明確給出的內容,也是高中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后所能夠觀察到的情況。然而,生物實驗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實驗的最終結果,有時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于失敗的實驗操作,同樣可以挖掘出價值,有些失敗的實驗可能會促成學生更多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生物實驗思維的發散式發展。在實踐中,許多教師和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只顧及實驗結果的獲取,而忽視實驗過程中的數據或現象記錄。當出現實驗失敗現象時急于進行實驗的恢復與重新操作,而沒有靜下心來進行失敗原因的思考和查找,這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淀粉的檢測實驗中,常規的操作是“取口腔上皮細胞—— 放入鹽酸水解—— 沖洗涂片—— 染色—— 觀察”,而有的學生可能會忘記進行鹽酸水解操作,而直接進行沖洗并染色觀察。此時學生可能會向教師發問:“為什么我沒有觀察到淀粉的染色?”此時,教師不要急于讓學生重新進行操作,而應讓學生對實驗失敗這一現象進行反思,對照自己的操作,從而認識到鹽酸水解在淀粉染色操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淀粉的染色原理在于染色質中的 DNA 而不是蛋白質,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學的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生物實驗能力的培養不僅是一種科學研究精神與方法的傳授,更是科學研究原理與技巧綜合應用的過程,對于學生在實驗能力方面的綜合提升有著十分有價值的幫助,特別是對于學生突破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障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培養,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生物實驗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知的實驗習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逐漸成長為有思想、有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周 昊.高中生生物實驗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管窺[J].文理導航,2014(32)
[2]馬 鳴.高中生物實驗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3(83)
[3]何瑩瑩.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生物實驗技能[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6)
[4]李 明.高中生在生物實驗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高考,2015(9)
[5]沙 莎.開展多向性訓練培養高中生生物實驗設計能力[J].中學時代,2012(10)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