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琴
摘 要:英語雖然是初中生學習的重點科目,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加之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學習內容增多和難度增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積極性通常不是很高,學習興趣低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學生逐漸轉變為“學困生”,嚴重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解決好“學困生”問題,使他們重新愛上英語這門課程,是切實有效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困生;轉化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學困生”的轉化一直以來都是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難題。在日常教學中,許多教師一談到“學困生”就垂頭喪氣,認為自己在課堂上不論是面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面對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都可謂是一視同仁,付出了全部心血,但是不知為何“學困生”就是學不好英語知識。部分教師在多次嘗試扭轉“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均以失敗告終之后,甚至放棄了對“學困生”的轉化,任其自生自滅,只要學生在課堂上不調皮搗蛋,破壞課堂教學紀律,即便是這些“學困生”在課堂上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教師都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殊不知,正是教師這種漠視的態度,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的厭學情緒,使其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快速發育,學生大部分都比較敏感,內心深處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給予學生的關注度越高,學生感受到的關心愛護越多,其學習積極性也就越高。而教師在教學中對他們不管不問,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自卑感,尤其是在與其他優秀學生比較的過程中,學生的自卑感將會進一步加重。所以說,在轉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時,教師首先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態度和思想認識,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想一想為什么他們學不好英語知識,自己又該如何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愛護,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知識的信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分析他們不喜歡學習英語知識的原因,盡可能與學生建立“朋輩式”的師生關系,多與學生交流和溝通,積極對其進行鼓勵。如在某節英語課堂上,教師發現一名“學困生”聽課認真,注意力集中,教師就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對其進行鼓勵,使他們感受到教師是時刻關注著自己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積極正面的語言評價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無私的愛,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不斷提升。
二、強化“學困生”的學習意識
學習意識的缺乏也是導致“學困生”出現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教學優先考慮的往往是成績,而非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是能力。英語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英語知識,在未來的成長和發展中英語知識的學習究竟有何作用,面對這些問題許多學生是迷茫的。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論是父母還是教師所看重的往往都是成績,學習顯得比較功利。學生不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顯得比較被動,自主學習意識缺乏,部分對于英語學習興趣不大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之下,逆反心理被激發,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越降越低,最終淪為“學困生”。所以說,初中英語教學中轉化“學困生”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在平時不能只是簡單地以學習成績衡量英語學習的價值,而是要注意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滲透英語知識學習的價值。比如說,學好知識在出國旅游時可以應用,在未來的求職中可以作為籌碼,同時英語知識的學習還有助于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重要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
三、使“學困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成功具體激勵作用,其可以有效地增強人的自信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筆者觀察到許多“學困生”之所以學不好英語知識,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學生難以感受到學習中成功的喜悅。所以說,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想辦法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在教學“spring is coming”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困生”說一說春天來了自己有哪些體會,運用一個自己喜歡的英語單詞來描述春天。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給學生提供機會,使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進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信心。
總之,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中轉化學困生的方法也不勝枚舉,本文所列舉的只是其中的幾種轉化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轉化,進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朱幫梅.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4(32):71.
[2]許冬梅.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之我見[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5):75-76.
[3]楊潔.分析成因,找準對策,做好轉化:簡談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37.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