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及現代化教育理念的更新,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趣味課堂的建設及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年齡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營造活潑有趣的課堂教學環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積極性,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與營造趣味課堂的意義,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營造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6-0050-02
引? ? 言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保持嚴肅認真的形象,大多數教師認為小學生年齡較小,若不嚴肅對待,將會出現學生上課嬉鬧、課堂紀律較差等現象,這不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1]。但傳統枯燥、沉悶的教學氛圍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讓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還會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與營造趣味課堂尤為重要。
一、設計與營造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與營造趣味性課堂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生的精神,還能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對數學問題、數學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設計及營造趣味課堂還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吸收能力,改善以往數學課堂的教學環境,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與期待[2]。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及心理特點創設新穎及良好的教學氛圍及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及其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進而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特點。
趣味課堂還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勇于質疑,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趣味課堂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促使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學習對方身上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取長補短的學習效果,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其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設計與營造措施
1.營造趣味性、新穎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設計枯燥、復雜的數學符號、數學概念及規律等,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因此,大多數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教師在設計與營造趣味課堂的過程中,首先,應轉變傳統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愛上學習數學,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的習慣及意識,進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其次,應創設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情境,以直觀問題的提出,直擊課程重點,引導學生在思考及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知識點;再次,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意思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最后,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優勢,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以營造愉快、趣味性較強及新穎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提出直觀的、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如“小明帶著媽媽給的100元人民幣到超市購買家里需要的紙巾、味精及醬油等物品,已知紙巾的單價為20元,味精的單價為15元,醬油的單價為12元。收銀員阿姨的計算機壞了,請小明幫忙計算應該找回多少錢?你能幫助小明嗎?”這種緊密聯系生活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初步了解“100以內的加法、減法”,促使學生主動發揮自己的思維優勢深入思考及分析問題,讓學生在解答直觀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進而培養其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運用趣味性的數學思維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思維訓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及數學綜合素養。數學思維從一定層面上來說屬于一種思維方式,學生在運用數學思維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及樂趣,進而培養自主思考及探究的意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積極引導學生體會數學學習中的樂趣和成就感,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其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3]。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簡易方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性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并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情境:“媽媽分蛋糕給小明、小紅和小花三個人,小明最多,小紅第二,小花最少,小明從自己的蛋糕中拿出一些分給小紅和小花,讓他們兩個的蛋糕數量翻倍,小紅學習小明,也從自己的蛋糕中分出一些給小明和小花,讓他們的蛋糕翻倍,小花也如此,讓小明和小紅的蛋糕數量翻倍,結果三個人都得到了64塊蛋糕,請問媽媽原來分給三人的蛋糕數量分別是多少?”趣味性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促使學生主動融入其中進行思維訓練。拿到題目后,有的學生認為應該用方程思維解題,有的學生認為應利用逆向思維解題,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大組,引導學生分別利用這兩種思維進行解題。在解題后讓這兩組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及結果呈現出來,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思考哪種思維方式更簡單便利,促進學生優化自己的思維模式,在解題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
3.設計游戲教學或實踐活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學習需求及興趣愛好等通過設計游戲教學或實踐活動等方式開展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轉變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游戲及實踐活動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趣味性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數學課堂中,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結? ? 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設計及營造趣味性的課堂教學,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通過多元化的趣味課堂教學途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會及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及意義,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李生林.基于游戲的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2019,15(14):92.
張勇軍.打造小學數學“趣味課堂”三路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36(11):45.
劉寶清.巧妙運用教學游戲,打造小學數學趣味課堂[J].神州,2017,25(12):109.
作者簡介:郭建萬(1981.6—),男,江西定南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贛州市薄弱學校改造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