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 劉輝
摘 要 長征前夕陳云的軍事思想在當時復雜多變的國內大環境下逐漸成長起來。其軍事思想內涵表現為堅持人民的主體性地位、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性、堅持勇于創新以及實事求是的觀點。這既體現出陳云對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更深層次解讀,又是對當代革命實踐經驗的進一步總結。陳云的軍事思想在當代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具體表現為有利于增強軍人的愛國意識、有利于軍隊的組織機構建設、有利于國防現代化建設,陳云長征前夕的軍事思想對新形勢下我軍的現代化建設和強軍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長征 陳云 軍事思想 當代價值
基金項目:1.項目來源:2017年度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攻關項目,項目名稱:高校思政課“四元一總素質導向”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7BG017;2.項目來源:教育部示范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項目名稱:如何引導大學生理解解決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項目編號:16JDSZK057。
作者簡介:李正,西安石油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劉輝,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基本問題。
中圖分類號:E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087
陳云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其對推動我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以及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陳云的軍事思想,是其革命經歷的思想結晶之一,也是其偉大一生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 文章通過對一些歷史資料的整理,試圖還原長征前夕陳云的軍事思想理論。
一、 陳云軍事思想的形成基礎
軍事思想是人們關于戰爭和軍隊的形成,建設以及戰術策略等方面進行長期和全面的研究和總結從而形成的思想理論。陳云軍事思想之所以能在國內復雜多變的革命環境下越發成熟,究其根源,這于它本身所具有堅實可靠的思想理論基礎密不可分。
(一)陳云軍事思想形成離不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科學指導
長征前夕陳云軍事思想主要體現在大革命失敗后,黨內立即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即“八七會議”,把“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確立為我黨的方針。1928年,在陳云的組織領導下,小蒸地區發動了農民暴動,隨后又立即奪取了楓涇鎮,并且幫助當時的中共中央浦南區委制定了《浦南秋收暴動決議案》。同年11月24日,陳云在江蘇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作了《江蘇農民運動趨勢和今后的斗爭》的報告,報告中提出“黨必須堅決領導農民,深入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游擊戰爭。”這是第一次陳云的軍事思想在會議報告中正式的被提出來,不得不說,這是陳云軍事思想越發成熟的體現。
陳云軍事思想始終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始終把具體問題分析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把科學的實踐觀與工人運動統一起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為以后更好的進行工人運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二)陳云軍事思想的形成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
根據作家葉永烈所著的傳記《他影響了中國:陳云全傳》中描述:清末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年)五月十一日,即公歷1905年6月13日,陳云出生在這座江南古鎮。那時,這座小鎮大約6000來人,尚叫“章練塘鎮”。
陳云出生在一個貧窮農民家庭,在他2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陳梅堂)、在他4歲時,母親也因病去世了(廖順妹),于是,外祖母便囑咐陳云的舅舅來撫養陳云與他的姐姐。舅舅家中也是非常的清苦,一家人更是節衣縮食來供養陳云讀書。貧窮激發了陳云的斗志,在學習上他更加勤奮刻苦。1919年,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五四運動”。這一年,陳云從青浦縣練塘鎮顏安小學畢業了。隨后,陳云孤身一人來到了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后來憑借自己的努力又當上了店員。在商務印書館,陳云最大的收獲便是第一次比較系統的、完整的閱讀了有關馬列的一系列著作和其它的一些革命書籍。這為他以后領導組織工人運動奠定了基礎,由于受馬克思主義和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其革命熱情越發高漲,這與陳云以后的軍事思想的形成密不可分。
(三)陳云軍事思想形成離不開當時復雜的國內革命大趨勢的影響
1919年5月19日,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談判失敗,青島被劃分給日本人的管轄范圍,中國的既得利益嚴重受損,消息一經傳至國內,舉國震驚,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并且向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提出要“外爭主權,內誅國賊”、“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嗟乎!民族興亡,匹夫有責。咄咄逼人,新中華民族之少年,蓋雄飛躍進,以肩茲大任也。” 這句李大釗寄予青年一代救國圖存的話語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知識分子,當然,也深深的埋在了陳云的心底。當時,國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逐漸激化,各地軍閥混戰更是導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民迫切需要解放。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八七會議召開后,以毛澤東、朱德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遭到嚴重挫折的情況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審時度勢,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進軍井岡山,建立起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陳云的軍事思想就是在這種國內復雜多變革命環境下逐漸的從萌芽走向成熟。
二、陳云軍事思想的內涵表現
(一)堅持人民的主體性地位
《陳云文選》——中國民族運動之過去與將來一文中,陳云提出“五卅運動的結果證明,資產階級是靠不住的,他們是機會主義者,同時,工人也感覺自己力量的孤單,因為沒有在中國民族運動上占著重要位置的強有力的主力——整個農民的參加。” 強調群眾運動不但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還要堅持人民的主體性原則,要把占中國絕大多數的農民集合起來,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把堅持依靠人民群眾作為我黨同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斗爭的重要原則,是我黨始終追求的革命信仰。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實踐性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明確提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 ,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 《提綱》的重大意義,就在于它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
陳云的軍事思想具體表現為陳云沒有空談馬克思主義,而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性。陳云始終堅持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革命事件相結合、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創新、堅持實踐與科學相結合的理論指導方法,這為以后工人運動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三)堅持勇于創新和實事求是的原則
《陳云文選》第一卷中,關于“游擊區域的斗爭方式和組織方式一文中(一九三四年九月十四日)”,文中指出了游擊區域的游擊戰爭沒有廣大地開展起來的原因。
第一, 我們的游擊戰爭不能與群眾脫離。沒有正確的處理好游擊戰爭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沒有認識到人民群眾在游擊區域的游擊戰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我們黨必須加強游擊部隊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軍事理論教育工作,選派一些年輕有為并且意志堅定的干部,去組織領導游擊區域的黨支部。然后,加強模范赤少隊的領導,派遣一些優秀干部去完善黨支部,使其能夠挺進到游擊區域去進行游擊斗爭。其次,黨應該領導這些已經組織好的游擊小組參加到還不健全的赤少隊中,領導它們去開展游擊戰爭。
第二, 在組織和領導的工作上存在著不足之處。首先,黨必須要選派優秀的人員去指揮游擊區域的斗爭。然后,群眾斗爭必須由黨支部領導。其次,在游擊區域中,我們應該合理的分配任務給一些干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制定合乎當地環境的工作方法。要真正的了解當地群眾的實際需要,使群眾相信我們黨,與我們一起進行游擊區域的斗爭。陳云在關于游擊區域斗爭方法和組織方式上所提出的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這對我黨以后開展游擊區域的斗爭提供了思想指導,是我黨長期思想智慧的結晶。
三、陳云軍事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有利于增強軍人的愛國意識
今天,隨著我們的社會主義物質的不斷繁榮昌盛,黨和國家把重視國人精神文化的發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改革開放后的今天,通過弘揚和培育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軍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徹底釋放,讓他們時時刻刻熱愛著自己的祖國,熱愛我們中國共產黨,熱愛我們中國人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終身。習近平在中共中央舉行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談到;“陳云同志身上表現出來的堅定理想信仰、堅強黨性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樸素公仆情懷、勤奮學習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陳云的軍事思想就是要理解其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做貢獻的大愛精神。同時,增強軍人的愛國主義意識是全黨全軍第一要務,它是穩固國家安全的軟實力,是精神寄托和情懷。
(二)有利于軍隊的組織機構制度的建設
軍隊的組織機構制度在軍隊制度改革中是一個關鍵的改革點,決定著國家的軍事實際能力和安全,健全軍隊的組織機構制度對一個國家軍隊的軍事作戰部署力、高效的軍隊管理工作、以及凝聚軍人的愛國向心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軍隊機構建設可以提高作戰效率,有利于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宣傳,可以形成上下左右互相監督的透明化軍隊管理制度。同時,選派優秀的有能力的人員進行分配,使其進入到軍隊的各個機構,從而發揮各個部門的功效。學習陳云的軍事思想是立足于軍事改革的歷史實踐之上,能夠推動我國現代軍隊組織機構改革的進程以及推動建立現代化軍隊組織管理制度。
(三)有利于國防現代化建設
新時期,我國的國防力量得到了不斷的提升,與此同時,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和鞏固國防就成為了我們國家的戰略性任務之一。學習陳云的軍事思想能夠使我們進一步理解掌握世界軍事戰爭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矛盾,從而可以制定更合理、更科學的軍事戰略和戰術。學習陳云軍事思想中的實戰型策略,堅持大量的實戰演習,增強軍人的使命感和危機意識,使軍人能夠時刻保持警惕,防止懈怠。學習陳云軍事思想,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要依靠群眾,不能脫離群眾,增強人民群眾對部隊軍人的認同感,有利于提升軍隊的榮譽感。有利于進一步加大從嚴治軍,依法治軍,推動軍隊建設走向高規格、高水平、高效能的世界一流軍事強國之列。
注釋:
吳海勇.陳云的軍事思想研究.上海黨史與黨建.2015(7).17-19.
葉永烈.他影響了中國:陳云全傳.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8-60.
李大釗.李大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
王建.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的寶貴財富.學理論.2011(33).62.
陳云.陳云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0.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0.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舉行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