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包紅
摘 要: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它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它直接影響書面語言的表達效果。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對口頭語言的準確、條理、規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與加強口語訓練,為祖國建設培養更多能說會辯的人才,是社會賦予我們小學教師的貴任。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訓練;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口語訓練中,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采取“說話課上集中練,講讀課文穿插練,課內課外結合練”等多種方法進行訓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講話課上集中練
針對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詞匯較貧乏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說話課集中進行強化訓練,是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最基本途徑。看圖說話的訓練又是培養低年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最好形式。這是因為直觀、形象的畫面容易吸引學生,畫面的具體內容為學生言之有物提供了材料;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內在聯系,又為學生言之有序提供了條件。在看圖說話中,“看”是“說”的基礎,要說好必須先看好。針對低年級兒童觀察不準確、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指導學生看圖時,反復說明看圖的基本順序和方法。讓學生懂得觀察的順序,應因圖而異,或從小到大,或從遠到近,或先整體再部分,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內容。邊引導學生看,邊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邊看邊想,最后再口述圖的內容。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對于看圖聽故事練說話這類課文,我常常先自己練習講,講好了再錄音,上課時,讓學生邊聽錄音邊看圖。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聽清并記住故事中的角色、情節,邊聽邊想象畫面所描繪的情景,想象角色的形態、動態,然后讓學生借助圖,把故事完整地敘述出來。說話課上還采用對話的形式訓練說話,如《借書》課,在指導學生看圖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懂讀熟對話的內容,用表演小品的形式練習對話。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訓練中練習說話,學會了使用禮貌用語,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語文課上穿插練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系統工作,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每周一節的說話課訓練雖然比較集中,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掌握一些觀察、思維、表達的方法,但畢竟集中訓練的時間短,間隔的周期長我們常說“拋磚引玉”,說話課老師把“磚”拋出去,能否引來“玉”關鍵是“引”的過程。我認為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方面,“引”的過程,就是利用語文學科的教學優勢,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有目的的因勢利導穿插訓練,把說話訓練融會于課堂教學中,經過長期不懈的“引”,自然會水到渠成。
(一)字詞教學練說話。字、詞與說話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字詞教學中,有意識地把字詞教學與說話訓練聯系起來。采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方法,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理解生詞,運用詞語,練習說話。
(二)句子訓練學說話。話是一句一句地說的,文章是一句一句地寫的,要學會說話,首先要說完整的話,從“看圖學詞學句”開始,我就結合課文進行句子訓練,如:教授《我們愛老師》一課,我問學生:“誰愛老師?”學生說:“我們。”我又問:“我們愛誰?”學生答:“我們愛老師。”我告訴學生:“我們愛老師。”才是完整的一句話,在如此反復練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完整的句子,與此同時還進行仿寫句子、用詞造句、提供詞語組織句子等練習,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三)講讀課文練說話。講讀課上練說話,教師可以就地取材,充分發揮范文的作用,緊密結合課文語言,把講讀與說話訓練有機結合。有時通過誦讀、分角色朗讀復述等多種形式進行聯系;有時從說課文語言到運用課文語言,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課內課外結合練
低年級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他們眼里,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到處都是問號。同時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說話材料。教學實踐證明,說話教學課內、課外相結合,把課堂說話訓練延伸到課外、校外,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鍛煉,無疑會加速說話能力的提高。
(一)將說話訓練延伸到課外。在學了《春天》一文后,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帶同學到學校前面的公園,以《春天在哪里》為主題的班會,在風景如畫的公園開始了。同學們沿著人工湖岸,尋找春天的足跡,在小山坡的涼亭上,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述自己的見聞,你句,我一句,十分踴躍。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黑板,上面設計了兩個問題:①誰,在什么時間到什么地方去找春天。②按“大門口兩側—人工湖—動物園—花壇—小山頂”的順序,說說春天是什么樣的?因為同學們身臨其境,有第一手材料,自然有話可說。大家爭先恐后的發言,語句較為完整,敘述條理,言語之中充滿了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二)將說話訓練延伸到家庭。說話課成了同學們喜歡的課。絢麗的彩色掛圖吸引著他們,生動的故事打動了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充分的表現自我。一句完整規范的話可以贏得老師贊許的目光,滑稽的表演可以贏得同學們歡樂的笑聲。往往一節課結束了,同學們還余興未盡,特別是沒有輪上說的同學,更感到惋惜。這時我鼓勵他們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在家長會上,我曾向家長提出一條要求:當你的孩子與你講話時,要注視著孩子的眼睛,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要有目的地多與孩子交談。即使孩子講得不好,也要予以鼓勵,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家長的密切配合下,學生的語言發展很快,不僅說話完整,條理也清楚,在對話中普遍能夠使用禮貌用語。
總之,通過加強說話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而且開發了學生的智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實驗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