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平
摘 要: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最新統計,我國殘疾人口已達85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6.43%,殘疾人群體是社會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的生存,生活,發展已經成了新形勢下全面實現小康,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國家的高速發展,社會上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溫飽的需求轉變到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殘疾人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對生活質量,生活水平,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從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出發,分析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現狀,總結殘疾人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初步歸納出幾點關于新時期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建議,以期對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一.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殘疾人群體在社會中占有很大比例,殘疾人由于身體,心理等殘疾,在生活中處于弱勢群體,他們不能正常的生活,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諸多困難,但是他們有同樣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樣有渴望高質量生活的愿望。通過對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殘疾人的思想認識水平,通過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來對殘疾人的生活,健康,教育,就業等方面提供幫助,協助解決殘疾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幫助殘疾人建立自信,提高生存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走出困境,使殘疾人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僅能減輕殘疾人家庭的生活負擔,增強殘疾人生活能力,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為殘疾人未來謀出路,還對緩解社會壓力,減輕社會負擔,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有 8500多萬殘疾人,約占人口總數的 6.34%,涉及近 2.8 億家庭,具有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起來難度較大。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觀念對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帶來了許多困難,傳統的觀念導致了殘疾人被歧視,在生活,學習等諸多方面受到嚴重影響,也給殘疾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負擔。盡管國家和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措施來保護殘疾人的基本權益,對殘疾人的心理健康進行有效干預,對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斷加強,但是從總的來說,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還不能完全滿足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要求。目前,對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還是以社區教育和指導為主,以此來加強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殘疾人的思想政治覺悟。
新時期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還處于發展時期,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還沒能形成一個有效的完整的工作體系,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還不夠全面,沒能結合殘疾人生活,教育,就業等實際困難,切實從思想政治覺悟的高度解決殘疾人的思想問題。因此,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還任重而道遠,需要廣大殘疾人工作者在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花大力氣,下大功夫,為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出謀劃策。
三.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方向及建議
隨著國家的高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更高,由殘疾人引發的社會問題時有發生,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由殘疾人引發的犯罪呈上升趨勢,有預謀有組織的殘疾人犯罪開始出現,并引發嚴重的后果,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為社會的穩定和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在新時期加強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殘疾人的思想政治覺悟勢在必行。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和社會多元化發展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壓力更大,作為弱勢群體的殘疾人面對如此社會壓力,將面臨更多的嚴峻挑戰。殘疾人面對收入差距,就業困難,對未來的發展感到迷茫,對自身發展前途難易掌控。因此,從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著手,加強對殘疾人的思想引導,重視殘疾人的思想動向,具有高度必要性和緊迫感。結合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需要,針對目前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幾點關于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點建議:
(一) 新形勢下重視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來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新形勢下殘疾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殘疾人工作的重點,只有在思想上形成統一,在政治覺悟上形成一致目標,才能指導殘疾人在生活和學習以及一切社會活動中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 殘疾人的思想動態容易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在惡劣的社會環境中容易發生扭曲,因此,通過對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殘疾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堅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實現殘疾人的人生價值顯得尤為重要。新時期殘疾人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重視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二)新形勢下拓寬思路,加強殘疾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對殘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拓寬思路,抓住殘疾人的心理特點,從解決殘疾人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著手,讓殘疾人更多的參與社會事務,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崗位,幫助殘疾人重拾生活信心,形成自尊自強的人格,積極主動的擺脫生活和精神層面上對社會的依賴,形成完整獨立的人格。一方面,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殘疾人參與到社會工作中來,讓他們感覺得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引導殘疾人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殘疾人本身就處于弱勢,讓他們參與到公益事業嗎,參與到幫助他人的公益事業中,有利于殘疾人形成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有利于樹立殘疾人的社會責任心。
(三)新形勢下引導殘疾人形成自我意識。在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的同時,要更加注意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在幫助殘疾人提升經濟實力的同時,逐步地提升殘疾人的自立意識和自立能力。通過不斷地拓展殘疾人的視野,提升殘疾人的創業意識,逐步幫助殘疾人獲得普通人及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讓殘疾人的存在感不斷提升。目前,很多地區在幫助殘疾人獲得存在感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的殘疾人通過盲人按摩在當地小有名氣,有的殘疾人工藝品制造工廠生產出的工藝品成為了緊俏熱銷品……通過這些成功的案例,可以發現,殘疾人通過獲得社會認可,能夠逐漸地形成自立意識和自立能力。
(四)新形勢下加強制度建設,引導殘疾人自立自強。在開展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時,必須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支撐,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必須要加快制度建設和配套政策搭建,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藝術,幫助殘疾人樹立自強意識,使得殘疾人不僅能夠勇面對生活,還能夠更進一步,創造更高質量的理想生活。政府要不斷地出臺政策法規以及具體的實施和指導方案; 同時,對用人單位進行具體的規定,約束公益崗位對殘疾人就業的登記備案管理,實行實名制。比如,可以規定用人單位在錄用殘疾人就業時,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必須為殘疾人交納有關社會保險;殘疾人也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接受用人單位的日常管理; 用人單位發現殘疾人不能勝任工作或違法亂紀,有權力辭退并要求殘聯予以調整等。
結束語:新時期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是社會主義思想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提高殘疾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思想政治覺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殘疾人思想政治教育,讓殘疾人重新樹立對生活充滿美好愿望,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質,對自身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主動樹立自強意識,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來展現自身的尊嚴,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竇少波.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意義與策略[J].新課程(下), 2014(12):212-212.
[2]付立東.做好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助其提高文化水平和心理素質[J].散文百家旬刊, 2014(9):143-143.
[3]孫景隆.新時期殘疾人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殘疾人, 2000(6):36-37.
[4]張汝霞.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殘疾人綜合素質方面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市場, 2016(47):107-108.
[5]楊宇.淺析思想政治工作在殘疾人職業培訓中的應用[J].管理觀察, 2012(11):133-133.
(作者單位:深圳市羅湖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廣東 深圳 ?5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