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數的運算”教學中從深鉆教材中挖掘;教學目標中明確;教學設計中定位;知識形成中體驗;鞏固練習中內化;歸納總結中凝練;解決問題中領悟七方面入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基準,百分數的運算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數學運算的內容,方法進行總結梳理,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第一學段;數的運算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思想,其中轉化思想就是可以解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它可以讓小學生達到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比如:通過轉化思想,可以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把一個問題,轉化為另一個問題;把復雜的數學問題,進行內容梳理,進而轉化成多個簡單的問題,進行解決;把不規范的問題轉化為規范的問題等等。
二、 “數的運算”中轉化思想滲透的內容
筆者通過對蘇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教材認真系統的研讀,歸納出了“數的運算”蘊含的轉化思想。數學思想,是以數學知識為基礎,體現出來的。小學數學的各個知識點分散在整個教材之中,根據小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根本不能掌握真正和全面的數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對數學教材進行細致和深度的解讀,對教學內容進行透徹和合理的分析,通過有效的滲透數學思想的方法,讓學生對“數的運算”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并掌握運算法則。
三、 “數的運算”中轉化思想滲透的層次
“數的運算”內容特點是整體性強,新舊知識聯系密切。所以,在各個年級中對轉化思想的滲透是不同的,并且具有層次性的。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內容和方法上,能解決新問題就視為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理解題目內容通過轉化來解決問題,并沒有對解決問題進行拓展。比如:在湊十法的轉化思想方法數學教學中,學生在進行“20以內進位加法”運算時,例題8+4=幾,教材只是直觀的方式解決問題,并沒有說出為什么?是通過“湊十法”轉化思想的方法呈現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深究出為什么這樣做。到了中年級,這時教材中沒有關于轉化思想學習的段落和章節,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銜接,引導學生通過“轉化”來解決問題。比如:在三年級下冊中,“小數的加減法”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轉化來滲透轉化思想,并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是通過“轉化”來解決問題。在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時,要通過擺豎式,最主要一點是小數點對齊,從低位開始進行計算。在四年級下冊口算125×72,我們可以把它轉化為125×8×9進行計算,通過轉化,把困難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轉化的過程來解決問題,首先,要讓學生感受轉化的過程及其帶來的好處。其次,還要適時對轉化思想加以概括,讓學生在以后的運算過程中,可以想到通過轉化思想,把新問題轉化為學過的問題來解決新問題,讓學生體會到作用“轉化”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對解決新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很好地運用到轉化思想。高年級學生的教材中,出現了引導學生對轉化思想進行自我總結、概括的話語。比如:小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點?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么?高年級學生,在低中年級時,對轉化思想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應用,所以在遇到新問題時,就可以自覺的作用轉化思想來解決問題。比如:在“多位數乘除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等新問題時,高年級學生可以想到運用轉化思想把新問題轉化為學過的知識,并根據教材中對問題的思考和總結,加深學生轉化思想的理解與應用,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在實踐中作用轉化思想來解決問題。
四、 常用數學思想方法在“數的運算”內容中的體現
(一) 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數形之間的辯證關系以及數形結合的重要性。因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兩者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又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在學習這兩點時,要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緊密聯合起來。比如:在小學階段數和形的學習中,由于數學的抽象性和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學習能力等,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手段,讓抽象的數字和圖形有效地結合起來,讓數離不開形,形也離不開數,使小學生便于理解抽象和困難的數學問題,并得以解決數學問題。數形的結合,就是運用抽象數字來把具體的幾何圖形和位置關系表現出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圖形關系,最快的理解題意,并且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有效的利用圖形相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二) 數學模型的思想方法
《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具體途徑。”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數學模型。數學模型就是用數學語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現實世界事物的特征、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種數學結構。具體來說,數學的概念、規律、公式、性質、數量關系式、圖表、程序等都是數學模型。然后,建立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求出結果并討論結果的意義。所以,運用數學模型可以讓學生有效的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
五、 結束語
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教師要順應教學潮流,根據小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思維能力,充分進行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培養學生數學的學習素養。在教育學生對數的運算中,要掌握所有知識點,和其發展背景,并與時俱進,結合當代數學家的思想,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效的結合實際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劉現堂.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09):31-35.
[2]曹紅濤.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8):129.
作者簡介:
周彩娥,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武進區劉海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