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參與課堂的互動意識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中學生能力培養的重中之重,是新時代生態教育視角下被眾多教師所青睞的香餑餑。文章基于此,從四個方面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運用互動教學的方法與策略,包括“改變教育教學觀念,激發學生的互動欲望;積極進行思維點撥,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充分利用課本教材,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以及進行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互動教學;策略研究
互動,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交流。一個人是否有著比較強的互動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決定著學生以后的人生發展的。所以,高中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注重互動式課堂的構建,以此為學生互動能力的培養和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做好鋪墊。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體現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這是從不同角度定位的主體,說教師是主體,是從教學的角度來說的;而說學生是主體,則是從學習的角度來說的。這兩者都是互動教學模式中的重要主體和組成部分,也是有效教學的有機統一。下面,筆者就“四大教學模式”之首——互動教學模式展開相關內容的具體論述。
一、 改變教育教學觀念,激發學生的互動欲望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所以,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要應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以凸顯學生地位的主體性,進而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互動欲望。
要實現學生互動欲望的激發,我認為分組教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分組教學與我們常說的分層教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注重的是對高中生的單獨化教學和個性化教學。因此,面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和教師就要轉變教育理念,要根據教學實際和新課標來合理分配各種教學資源,并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而有區別地實施個性化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多樣性發展的基礎上豐富自己的個性,才能在參與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等多向互動的基礎上激發自己的互動欲望。
其次,還可以在小組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后,采取推薦或者自薦的方式請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并發表自己準備已久的意見等。由此可見,這種開放性、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還是新時代高中生自身學習的一個需求。因此,要讓學生在自由討論中逐漸完善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識,并在深入探究中逐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
二、 積極進行思維點撥,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任何學科中,都會有主題圖。當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們展示課本圖畫,并指導學生們用心觀察和思考主題圖內涵的過程,是課堂互動中的關鍵過程。在課堂互動中出示圖畫時,教師首先要從圖畫的整體性出發,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并系統性地觀看圖畫,使學生對圖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若是多幅圖畫,就要讓學生將這幾幅圖畫一口氣看下來,這樣才會具有連貫性,才能對內容和情節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然后,老師再根據圖畫的內涵分別提問一些具有啟發學生思維、帶動學生思考的問題,繼而拋磚引玉,讓學生對圖畫的各個部分和細節進行深入的觀察。最后,在中心話題的基礎上結合圖畫內容,引導學生把從圖畫中觀察到的情景和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已有的知識融合起來,展開適度的想象,想象畫面中出現的事物,想象畫面中的內容以及他們想要說的話語。在這個人物話語的想象環節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好要說的話語順序,同時,還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替“畫”說話的機會,可以同桌交流、前后桌交流,也可以小組交流、指名交流等。當一個學生在與教師或者學生互動交流的時候,其他學生要保持安靜并認真聽,以此給發言者構建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達到學生們在說自己想法的時候可以相互學習、相互糾正的目的。
三、 充分利用課本教材,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
書本是我們任何一個學科學習的基礎,而要實現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互動,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解決個體差異的矛盾的基礎上實現學習上的小進步,那就要將我們的根基扎牢,將我們“本”學好。因此,在課堂上高中教師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書本內容,并適當地將課堂互動穿插其中,以此提高高中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當然,要提高高中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并非一個互動教學法就能實現的,還需要教師的組織能力、專業水平等。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將某一難易相當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相關知識點,并鼓勵學生在知識點的學習后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這種討論、發表看法等教學活動形式的開展,不僅能訓練學生的互動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在互動中真正地體會到Freetalk的樂趣,進而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四、 進行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在教學中,學生的互動能力是我們不得不注重的一個能力培養。當然,對于學生“聽”的訓練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一是因為“聽”“說”是一家;其二是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說”是建立在“聽”的基礎上的。只有聽清楚了對方在說什么,聽懂了對方的話語意思,我們才能根據對方的話做出相應的對話和互動。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說等綜合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進行示范,以達到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取一些新的知識素材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語言互動等綜合運用的能力。
五、 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互動教學在當今的教育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不僅使學生的互動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使課堂氛圍得到了有效營造,還使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新課程理念下的互動教學,并注重文章所提及的三條方法與策略,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教育教學健康而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志軍.新課程理念下的“互動合作、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中學生物教學,2005(5).
[2]馬成環.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互動探究式教學[J].甘肅教育,2008(23).
[3]王李敏.芻議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將互動教學滲透到語文課堂中[J].快樂閱讀:開心辭典(上),2011(16).
[4]曾婉萍.新課程理念下的“激趣、互動、和諧”教學模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2).
作者簡介:馬可彥,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