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學中,足球教學活動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而足球這項全球性運動項目,深受大家的喜愛。但在初中足球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導致足球訓練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制約著教學整體效果,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足球教學效果,需構建科學體系。
關鍵詞:初中足球;有效教學;科學體系
一、 引言
初中階段是進行體育足球教學非常關鍵的時期,同時體育足球也是推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各項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課程。總體來說,體育足球運動符合新課改對創新素養、身體素養、心理素養等方面的要求,通過對足球基本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的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學習的機會。
二、 有效地利用足球運動場地
若要踢足球,則運動場地必不可少,作為足球教學基礎設備之一,需加強足球運動場地的充分利用。由于足球場地作為足球訓練的關鍵載體,對于足球訓練能否正常開展具有直接的影響,在設置場地時,會受到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運動場地出現一定的不均衡性。根據以上狀況,在足球運動場地設置過程中,需與學習現場資源以及調節相互結合,促進多樣性足球教學的有效開展。例如,可將足球運動場地劃分為多個小場地,完成多場地足球訓練,抑或借助部分籃球場,開展類似網式足球的運動項目,抑或進行小組對抗賽等。通過對學習運動場地的全方位利用,能夠更好地提高足球教學效果,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 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興趣
在初中足球教學過程中,需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同時有效地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依據不同學生具體狀況,制定相符合的教學策略,從而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如,對于性格相對內向、足球技能相對薄弱的學生,可適當增加基礎標準的鍛煉,并讓其他學生與其共同鍛煉,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集中學生體育課堂集中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足球訓練中。
四、 通過足球游戲,提升教師的組織教學效率
足球在體育項目中是一項運動量非常大的項目,同時是組織性的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且還可以培育學生的團隊精神。足球教學中可以添加一些相關的游戲,使用游戲來引導學生學習足球,此種方式能夠大幅度地提升學生對足球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老師在實施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學生有著非常高的積極性,老師也會更加主動積極,學生學習足球的學習效率也會變得更高,實施游戲教學的時候,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同樣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通過足球游戲模式的運用,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組織教學效率,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的動力
自從我國新課改后,采用互動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教學方式,所以,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中,老師能夠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來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培育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提高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以“足球腳部基礎訓練”為例,老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要堅持“同組異質”概念來實施分組,每個小組的人數通常為5人上下,讓小組內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在不一樣的方位顛球,顛球3~5次以后,把球傳給另外一位同學,兩個球朝著不一樣的方向運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同樣要主動將自己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在顛球教學的期間老師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同時對正確的動作要當面進行示范,以此來糾正。通過使用此種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傳球學習期間能夠加強交流互動,能夠積極有效地提升初中足球教學的質量。
六、 優化初中體育教學評價
實施足球課堂教學評價作為足球教學效益的保障措施,通過定性評價,如學習態度、參與積極性,定量評價如體育技能水平評價,動態評價如學生足球進步程度等方法的使用,來促進初中生在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基礎上,發揮評價的促進作用,實現足球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的多種保證,以此來促進初中足球教學目標的達成。
七、 結束語
總而言之,本文主要對初中足球教學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通過利用運動場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足球訓練游戲化、組織小組合作模式以及科學的評價體系等方面構建科學的教學系統,進而全面提高初中足球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童利海.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興趣的培養芻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2):131+133.
[2]尤佳能.新課標下初中足球教學的價值、問題及路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82-183.
[3]李發軍.初中足球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J].運動,2016(9):128+135.
[4]余明星.關于提升初中校園足球文化氛圍與足球發展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8):87+89.
作者簡介:付陳剛,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高新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