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云
摘 要:在中國經濟迅速騰飛的今天,中國文化再一次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彩,傳統文化也成為人們追捧的內容。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強化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強化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培養。本文首先對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意義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具體的滲透策略,望采納。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滲透
傳統文化是歷史沉淀的結果,其承載了古人的智慧。尤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文化發展中核心內容。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用傳統文化開拓學生事業、陶冶學生情操、豐富教學內容、增長學生見聞,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基于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很有必要。
1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
1.1陶冶學生情操
教育部門在編著初中語文教材的過程中,已經考慮傳統文化教育,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學篇目編入教材之中。學生獨立學習這部分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老師可以通過在課堂向學生解惑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優秀文化的核心內容。同時,老師在課堂教育過程中,可著力構建濃郁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提高傳統文化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時,將會受到教材內容中核心理念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培養高雅情趣。
1.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初中生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身邊的人或事情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禮儀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學生因為身邊不好的事例學壞。例如帶領學生學習著名的傳統文化故事,孔融讓梨及黃香溫席等,能夠培養學生尊敬長輩、愛戴師長、樂于助人以及習慣分享的良好品質。學習這些精華的傳統文化故事,既能夠給予學生一個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又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感,懂得感恩,不自私。
2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2.1不斷提升語文教師專業水平
為了保證傳統文化能夠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更好的滲透,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文化素養需要有所保障。因為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是教學任務的實踐者,是學生知識的來源重點。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在備課、上課過程中,將其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我的語文教學能力,經常進行反思。因為傳統文化教育并不能通過一味說教來完成,而是需要進行潛移默化的教學以及熏陶。因此教師應該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向學生了解課堂反饋,多發現自己教學方式的不足,改進問題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提升教學成果。
2.2采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等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圖片與紀錄片等,介紹一些歷史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桂林陽朔“世外桃源”景點的圖片,該景點高度還原了《桃花源記》中描寫的場景。觀看圖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針對人物復雜一些的課文,例如《世說新語》的節選片段等,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片段模擬,讓學生承擔不同的角色,還原當時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當下的情境以及人物的心情。培養學生對傳統知識的學習興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相關內容的積極性,學生將更愿意在課后時間主動探索相關知識內容。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器播放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例如于丹講《論語》,錢文忠講《三字經》等。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增強課外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2.3知行統一,從實踐中學習傳統文化
在傳統教育中,很多時候學生只是學會了表面的知識,而缺乏對這些知識真正的理解和運用,到了生活實踐中就不會運用這些知識。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實踐,把一些內容講清楚。除此之外,還要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作業,去體會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感受實踐中的一些情感。如在誦讀《三字經》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上付諸行動,實施了“孝”的活動,布置了愛心家庭作業,開展了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問候,送上一首兒歌,送上一杯熱茶)“三做”(做一回家長,做一次家務,做一件好事)活動。從日記和家長的反饋中了解到,他們的行動受到了家長的好評。
2.4從誦讀中體會傳統文化的精髓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成就事業需要積累,不懈地努力奮斗。學習也應如此,要不斷地積累才會有知識,這是成功的前提。我們學習語文和傳統文化都離不開誦讀,而對于文言文特色更為濃郁的中國古典詩詞等作品,更是需要通過日積月累培養語感,達到厚積薄發的境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行集體朗讀,例如,可以利用中午午休完、上課前的五分鐘,讓學生進行集體讀課文活動,讓大家在一個集體中共同完成一個工作,課堂中會充滿了語文氛圍,且大家相互感染與督促。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組織誦讀活動之前要把誦讀的好處跟學生講明白,讓他們從思想上不抵觸,進而積極行動,參與到誦讀活動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3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傳統文化教育是新課程中重點指出的內容,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當作重點來抓的教學任務。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制定較為成熟的傳統文化滲透策略,積極組織各項傳統文化活動,為學生營造出傳統文化氛圍,激發學生理解能力,讓傳統文化熏陶學生,提升其整體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薛占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中華少年,2016,21(3):54-57.
[2]沈明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中學語文,2016,23(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