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改變了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現狀;它能給學生合作的機會,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責任感,發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它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對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
關鍵詞:概述;小組合作;應用
與“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同,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歷史文化知識積累。因此,對于小組學習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探究對推進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一、小組合作學習概述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將學生劃分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積極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歷史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與理解,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索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方式方法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創新,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對于課堂的態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自主完成相關課題討論,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在今后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完成小組劃分,保證學生可以及時參與到小組討論中,讓其思維可以具有更為廣闊的空間,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科學劃分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針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必須要在事先做好調查并充分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興趣的情況下來著手進行,以避免出現學生無法適應小組討論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小組成員的數量應被控制在4~6以內,在每一個小組內,都應該保證有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使得這些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彼此成績,以培養學生自身的團結協作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內向型學生與外向型學生都包含在同一個分組內,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性格內向的學生會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討論,而外向型學生則是可以更加真實的表達自身對于歷史的理解,從而實現學生之間有效溝通,并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還需要注意,不可以將自身孤立在小組以外,而是應該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探討中,在學生遇到困難或者瓶頸時,教師應予以學生一定的指導,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以幫助學生完成相關思考,活躍學生思維,為學生成績進一步的提升奠定有利基礎。
2.適當的學習主題
小組成立后,為了調動組員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將歷史科目所特有的人文性和趣味性發揮到極致,以悠久的歷史故事為主題,讓學生進行探討。例如在學習唐朝歷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就唐朝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經濟上可以就唐朝的貨幣、物流交易、早晚夜市等繁榮景象進行搜索討論和想象,政治上可以就唐朝選官制度、歷史重大變革等耳熟能詳卻依舊不失趣味的事件進行學習交流,文化上可以就著名詩人、文學作品、才子佳人傳說等進行交流討論。
3.教師組織和指導
在合作學習教學中,首先,教師是作為指導者,對學生進行合作技巧的指導應當循序漸進,專門訓練。其次,教師要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姿態。再次,要適時監控,要密切注意各組的討論情況,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糾偏。合作學習小組在開展討論時,當學生思維的閘門打開后,有時可能會偏離討論的主題。教師應注意觀察,進行引導,把學生的討論引到討論的主題上來。二是消除誤解。關于學習內容學生經常有誤解,這些誤解在小組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可能會增強。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監控,及時消除學生的誤解。三是防止冷場。在開展合作學習初期,有的合作學習小組可能缺乏組織,小組成員之間不能相互配合,出現冷場的局面。當出現冷場的尷尬局面時,教師應當分析冷場的具體原因,或指導合作技巧,或激活學生的思維,或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4.正確合理的評價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來自教師的反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從教學經驗來看,合理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認識自己,能讓得到表揚的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歷史學習中,也能讓那些得到批評的學生及時改正錯誤。在現代教育理念下,評價正走向多元化,以往用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單一評價方式已經受到抵制。評價多元化,可以更加全面地評定一個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表現。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本身就是多層次性的,在一個小組里面,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不同,完成的任務不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做出合理的評價。
總之,將小學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展示出學生自主思考、親身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識、問題意識與團隊精神。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通過科學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軍文.聚焦課堂導學,提高教學質量:揚州文津中學課堂導學的研究與實踐[A].潘洪建:當代教育評論第1輯[C].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4.
[2]陳慧敏.初中歷史教學實施合作學習的實踐初探[J].文教資料,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