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欽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體育學科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獲得了更多的時間,使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尤其是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其自主地選擇體育項目進行活動。這一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對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
過去高中體育的教學主要以集體教學為主,學生缺乏主動性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甚至很多學生寧可將時間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針對這一現象,為了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必須努力研究探索,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案,于是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就應運而生了。
一、豐富體育項目,滿足學生不同需要
很多高中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還主要將學生集中在操場,進行簡單的熱身、跑步訓練。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面積廣闊的操場資源,另一方面學生集體活動,更加便于管理和照看,所以這樣的運動方式被廣大學校采用。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卻存在著巨大的缺陷。首先,男生和女生在運動中本身就存在著性別差異,體力和耐力都有所不同。其次,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不同的,每個學生喜歡的項目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學校要想實現體育分類教學,就必須要豐富體育活動的項目,不僅要有大眾化的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項目,還應該適當開設網球、游泳、乒乓球等活動。讓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才能夠對體育產生更大的學習熱情,也更有利于分類教學的進行。
二、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類教學
現在的素質教育講究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看一個學生對學習是否有興趣,就能夠看出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否高超。體育教學若想要實現高效化,就必須要以學生的興趣為首要出發點,設置多門體育課程,每門課程招收限定名額的學生,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的選擇。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具有開發創造精神,不能只單一的進行體育技能技巧的教授,更應該融入體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在大學中,體育教學基本都是采取的這種模式,并且效果非常好。我們應該將這種模式運用到高中體育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分類教學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羽毛球這項運動時,可以從羽毛球的歷史講起,再講到各大羽毛球競技比賽與我國著名的世界冠軍,從而激發學生對羽毛球學習的熱情,能夠自主自動的進行體育鍛煉。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采取比賽的形式開展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習鍛煉,以便在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三、改變原有集體教學模式,改為小班授課的形式
過去的集體教學模式,雖然更加節省資源和便于操作,但是不利于學生創造性和個性化的發展,所以現在的體育教學應該改變原有的集體教學模式,改為小班授課的形式,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進行分類教學。
例如男生一般都喜歡運動量大、身體對抗強度性強的運動,教師就可以單獨組織男生多進行足球、籃球等對抗性的體育項目。而女生多喜歡安靜的運動,比如體操、形體訓練等項目,教師就可以將女生安排在寬闊的場地進行專門的鍛煉。這樣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將原有的集體模式,改為這種小班授課的形式,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
四、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因材施教,分類教學
每個學生個體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喜歡運動,有的學生喜歡安靜,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分類教學。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要盡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根據其不同的身體素質,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運動計劃。不能對所有學生采取“一刀切”的策略,這樣既沒辦法開發學生的運動潛力,也會導致學生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
例如有的學生在籃球方面很有天賦,既有協調的身體天賦,又有過硬的籃球基本功。教師就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其制定單獨的訓練計劃,將學生的潛能最大程度地開發,使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又能夠擁有一項專業的特長技能。
我國目前逐漸在高中開展體育分類教學,但也同樣面臨教師資源不足,學校場地不夠,運動設施不齊全等現象。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國家從上到下共同努力,一同促進高中體育事業的發展。
五、結束語
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豐富體育項目,改變原有的集體教學為小班制授課,使教師能夠明確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實現高效的體育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并形成終身運動的人生觀,這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向吉松.淺析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J].讀天下(綜合):教育教學,2017,11.
[2]朱愛軍.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探究[J].體育教育,2015,10.
[3]馬愛祖.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7,9.
[4]鄒明.探析高中體育的分類教學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2.
[5]肖建歡.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6.